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5章 军训与教改(2/2)

多官宦子弟,不屑于学习算学,殊不知,这算学的用处可是很大的!

虞相公,近日你拟一份诏书,让天下举人才!一定要不拘一格,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为官!”杨广当然全力赞同。

杨恩一听,赶紧不失时机地说道:“皇祖父既然下制选才,孙儿以为,可以让各郡多推举几人!

到时候,录取比例稍微扩大些,每次就录取三五十人,按照等级授官。如此一来,定然可以揽天下英才,为皇祖父所用!”

三五十人?现在不过几个人而已!

众人有些吃惊!

虞世基说道:“魏王,这怕是太多了!所谓宁缺毋滥,别到时候录取一些滥竽充数之辈!”

裴世矩也提醒道:“是啊!前些年,文帝取消各地学堂,就是因为各地学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如今陡然增加制举数量,恐怕选人伪滥!”

杨恩说道:“这好办,可以分科选拔!比如,精于农学者、精于经学者、精于兵事者、道德高尚者!

再说了,三五十人不多,一个郡平均不过才一人而已!孙儿还建议,秀才、明经、进士等科改为常科,每年考试一次!

今后,要扩大明经科、进士科录取人数,增加取士!让天下人无论士庶,都有做官的机会!”

杨广一听,却很有几分震惊!

……

关于隋朝秀才、明经、进士科考试:

这三科并没有上下从属之分,只有难度不同。

隋唐时期,秀才科的难度远高于进士课和明经科,中了秀才之后,所得的官品也高于进士与明经。

不过,由于本科难度太大,到唐高宗时期废止。

明经科,在唐高宗及以前,明经科高于进士科,所授予的官品也更高。

以上两科,在隋文帝时期已经开考,不过是几年考一次,录取人数极其有限。

进士科,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考,该科与明经科颇为相似,但更注重时务。

这一科后来成为主流,延续了一千多年。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东陵帝凰 荒野巅峰 [亨利八世]都铎王冠 快穿:宿主她一心求死阮小离 我欲雨中思君来 犯浑的青春 懂爱 武道天心 奶爸的神装系统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