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6章 中元大祭至(2/3)

尘子手中的玉牌,沉吟了片刻。最后似是下定决心一般,转头看向妙尘子,轻声问道:“姐姐,我知道其他的事情不能多问,那我只想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你是左先生的人吗?”

妙尘子转头看了他一眼,眼中有些惊异之色,思考片刻之后,随即点了点头。

“那就够了!”刘德景猛拍了一下大腿,立时站了起来,大踏步地朝门外走去。走到门口,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过头来咧嘴一笑,说道,“对了,姐姐,任大哥托我给左先生说一句话,劳你转达了,那就是叫他莫忘了承诺。”说完,也不等妙尘子回答,便径自走了出去。

看着刘德景远去的背影,妙尘子眼眶微微一红,低语骂了句“傻孩子”,便转过身。那静谧的翠碧小楼,再度了无生息。

走出妙欲斋,刘德景抬头看着天,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虽说这一趟并未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但是至少能够证明一点,就是不至于和妙尘子为敌,那便够了。至于妙尘子也好,还是左慈也好,和那太平道究竟是什么关系,他也懒得去知道,反正这些事情自有任昂去苦恼。

想到这里,刘德景回头看了一眼妙欲斋的大门,他总有感觉,似乎再也不会回到这个奇妙的地方了。再度深吸了一口气,转身消失在了人潮之中。

接下来的时间里,洛阳城中,暗潮涌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做着不同的准备。

曹破石处,人头攒动,各色人种往来不绝,肃杀之气正盛。而他正与一名矮胖中年人谈笑甚欢,眼神之中异色频闪……

北部尉府,曹操看着面前桌上的一些东西,神色凝重。而一旁夏侯兄弟,也同样面色沉重,隐隐有杀气涌出……

李巡家中,一名面容俊朗的青年正捧书朗读,听得身旁李巡一番言语,顿时怒气冲天……

蔡邕带着蔡文姬,在明市之中闲逛,似在给她购买书籍墨宝,然而蔡文姬那聪慧的双眼之中,却暗暗透露着不安……

卢植则不断地进出着各个府邸,谁也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时间,就在这样紧张的氛围之中一晃而过,不管次日会发生什么,也不管人们意愿如何,都无法阻止这一天的到来。

中元大祭。

这并不是一个节日,也不能算是一种习俗,或许勉强算来,只能称作是一种习惯。

六官之说由来已久,《周礼》之中便有明显的阐述,天下之事,分属六官管之,定名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并非官职,而是职务,掌管着世间各事。也不知从何时开始,一些道家子弟便将天地二官摘出,与水官并列,称之为“四元”。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祭,称之为上元祭、中元祭、下元祭。

每到这个时候,南方的天师道,亦称五斗米教,北方的太平道等等信奉黄老之道的团体,便会烧香祭祀,摆道场,以求祈福免灾。而由于黄老现在渐成邪说,深受朝廷打压,因此这类的祭祀活动就变得越发隐晦,并且借用了各种外衣,逐渐传播开来。

而中元大祭,则是对地官的供奉。

地官,又称中元赦罪地官。传称每年七月十五便会降临大地,校戒罪福,为人赦罪。同时冥府之门将会打开,亿万游魂将会重临大地,接受后人的祭拜供养。而那些孤魂野鬼,不管是基于何种原因,也会在这一日得到短暂的自由。因此,天下百姓,为了祭祀先祖,安抚野魂,家家户户也会焚香燃纸。这一夜,点点荧火缀大地,阵阵孤烟绕宅门,空气中弥漫着的,都是无尽哀思。

而人在悲伤痛楚的时候,往往就是最脆弱的时候。普通人知道这一点,玩弄人心的人更清楚。因此作为天下第一大教,太平道每到这时,都会大肆祭典,广做法事。看起来是应了万民呼声,私底下,谁又知道他们在做着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天刚亮,刘德景便早早起了床。

这一日任昂同样并没有练剑,按理说少了这个自动报时机,他应该睡得很好。但是那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加上大战即临的一种说不出是激动还是紧张的情绪,使得他一觉醒来,再无困意,索性走到外面去看看风景。

太学此时已被封锁,原本的子弟也大多都被遣散回家。其实即便不这么做,这些人基本也不会选择留下来。毕竟对于他们而言,太学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学习的地点而已,像刘德景这般拥有强烈归属感的学生,并不是大多数。而留下来的那少部分人,则被任昂安排到了北区与南区交界的一座院落之中。

一开门,便看到陈到和公孙瓒坐在院子里,两人 着上身,面对面地坐在一条长凳之上,身体微微颤抖,不知道在做着什么。

这两人,平日里脾气相投,就爱争强斗势,就连喝个水都能想着法子赛输赢。对于这种画面,刘德景早就习以为常了,也不以为意。正当他准备无视两人离开的时候,只听得一声极不甘心的大喝,公孙瓒率先趴在了长凳上,气喘吁吁。而对面的陈到虽然也是气息不稳,但依旧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笑呵呵地转头看向了刘德景。

“你们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盖世战王赵林峰 汴京情事 重生为君贰蛋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亿万新娘:首席盛宠小萌妻 雅拉世界之旅 缠情蜜爱:总裁诱妻莫走开 长歌未歇 皇后是朕的黑月光 红楼之挽金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