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5章 一切就绪(二百二十五回)(2/3)


从他们的口中听来,这群人似乎都是太平道的信徒。然而他们口中的那位圣人,显然就并非是同道中人。而且从他们的话中听来,那所谓的崔圣人,似乎还是一个和太平道不怎么过张的人物。连太平道的信徒对他在言语上都依旧有着敬畏之心,这崔圣人,倒是值得见上一见。

想到这里,刘德景叫了一声小二。等对方跑来之后,他从怀中掏出几枚铜钱,丢了过去,笑道:“你给我说说,你们楼烦城的崔圣人的故事。说得好,还有赏。”

一段时间之后。

在一处宅邸门口,五个身影悄然出现,正是刘德景等人。与他同行的,自然还有张仲景。至于为什么蔡文姬和叶蓁也一并同行,其他人都很茫然,但这恰恰是刘德景思考独到的地方。

在主簿徐度的引荐之下,一名管事迎了出来,几人倒是毫无阻碍地就进入了崔府之中。和宋宪的城令府大不相同,这位崔圣人的府邸可算得上是雅致了。庭院林木茂盛,山水成趣,四处挂着不少书迹字画,充满了艺术的气息。蔡文姬来到这里,感受着这久违的氛围,自然是一下觉得舒心了许多。

虽说只是一个普通的民家,但是崔家人对于主簿徐度却并不是多么谦卑,只是保持着基本的待客礼仪。对于这一点,徐度早是心知肚明,自然也没有太多意见。反倒是刘德景与蔡文姬偶尔的一两句点评,让崔家人神色一动,态度柔和尊敬了许多。

穿过一条艺术长廊,走过一道拱门,众人年来到了内庭之中。

此刻内庭里气氛有些沉重,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药香,不时有着家仆侍女们来来往往,虽然热闹,却不轻松。几名衣着打扮明显不同的人坐在一旁,神情很是悲伤,显然应该便是崔圣人的家人。

在管事的介绍之下,双方分别见过了礼。当听说张仲景乃是一名名医时,崔圣人的家人们纷纷不由自主地面色一亮,却又很快暗淡了下去。显然,他们虽然有所期待,但也并不相信张仲景这个年纪不大的医师能有多大的本事。毕竟崔圣人自从犯病以来,楼烦城附近但凡是有点儿名气的医师都已经诊治过了,都没有一点儿办法。

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最终他们还是教人带着张仲景进入了房中。张仲景冲着刘德景自信地笑了笑,便消失在了门口。

而刘德景则是带着蔡文姬与叶蓁一起,坐在了外面,和崔圣人的家人们随意攀谈了起来。

一开始,这样的谈话氛围其实并不好,崔圣人的家人显然疑心极重,并不愿意多谈论自己的事情。然而在叶蓁这小丫头俏皮活泼的玩闹之中,这样艰涩的气氛也是一点一点地化解,使得他们的谈话终于能够真正地开始了。

虽然刘德景有很多想知道的东西,但是很显然,面对着这样的一家子,直截了当地询问是极为不明智的。因此考虑到崔圣人的属性,他与蔡文姬便从崔圣人的喜好开始,切入到话题之中。

崔家本是书香门第,听到有人和他们聊类似的话题,当然兴致勃勃。他们哪知道对面的这两位少年少女,都是当世大儒蔡邕亲近之人,否则恐怕不得惊喜尖叫起来。相似的兴趣,总是容易拉近彼此关系的。在闲聊之中,话题也被不经意地带到崔圣人的身上。

崔圣人,本名崔凯。年少时举孝廉入朝为官,遍学各家经典,为人耿直友善。当楼烦城当年陷入灾荒之时,毅然辞官回乡,几乎散尽了家财,从外地带回了诸多粮食人力,方才使得百姓度过了此劫,不至于流离失所。

灾荒度过,百姓逐渐恢复了正常生活,崔凯家却是因此破败,差点流落街头。而崔凯并未因此有过任何怨恨,一直认真地主持着楼烦城的重建工作,体恤百姓,经常数月不曾回家。

随着城中的生活越来越好,崔凯的名气也是越来越大,在民众当中的口碑更是愈发高涨,圣人一名不知从何时便逐渐传开,而现在崔家的宅邸也是民众们当年感恩集资筹建起来的。可以说,崔圣人在楼烦人民的心中,就是一座不可动摇的标杆。

聊到这里,刘德景点了点头,对于这位崔圣人,他总算是放下了心,的确是和坊间传说的一样,是一名品德高尚的人物。而且对于这座古老的城市,更是有着深厚的感情,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眼下所欠缺的,就是崔圣人的‘病’到底如何了。”想到这里,刘德景不由自主的向崔圣人的房门看了过去。

很快,房门吱呀地一声开了,在众人焦急的目光之中,一名老仆走了出来。这老仆的地位在家中显然不一般,见他走来,崔家其他人纷纷起身相迎。刘德景等人自然也跟着站了起来。

“哪位是刘公子?”老仆微眯着混浊的双眼,扯着苍老的嗓音问道。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了刘德景,后者连忙上前一步,抱拳道:“在下便是。”

老仆点了点头,说道:“跟我来。”说完,便不再多言,转身又朝房间走去。刘德景微微一沉吟,连忙跟了上去。

房中烟雾缭绕,浓郁的药味烟气更胜庭院之中数倍。若不是此刻窗户已经拉开,恐怕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上神家的疯批影后又搞事啦 星际路人甲之崛起 梦霾 海贼之我是不死人 魂币 魔尊的女奴 全职武神 逆武修罗 大隋国师 重生后,我靠破案走向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