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纣王之子(3/3)
,心存武庚,不服周管。徐、奄、淮等诸侯相继又反。成王姬诵无奈亲自出战,并于战后分封亲系诸侯。为了安定殷侯,成王封武庚禄父的伯父微子于宋(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称宋公、以奉祀商殷,这就是“宋国”的由来。随同微子前往宋国的殷商遗民忠于朝政,以国为荣,以“宋”为姓,于是就有了宋姓。周公姬旦在平息三监反叛之后,把武丁之子子宋的古宋国今河北省赵县封于微仲之子宋公稽,为宋公,以奉先祀。宋公稽之子丁公申继位后,把古宋国南迁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认祖归宗。宋国同为宋姓,人人共尊一祖,微子是宋姓始祖,商丘是宋氏祖地。这即是“天下宋氏是一家”和“天下宋氏源于商”之缘故。
武庚因复国失败被杀后,其后裔不忘宗祖,有少许留在朝歌(今河南省淇县)附近守墓祭祀,并以“殷”、“商”、“汤”、“禄”为姓。也有因逃难分支到今河南省南阳、内乡、镇平、西平、汝南;山东省临沂、郯城;山西省河曲、陕西省柞水、大荔以及江苏省句容等地;还有的东渡海外,到了扶桑国(今墨西哥)的拉塔、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以及华华洲等地,把人类明传播到了五洲四海。
《通志.氏族略》载:“宋民,子姓,商之裔也。”由于微子是纣辛的庶兄,武庚的伯父,同为“子姓”商之后裔,故有“殷宋一家”之。自武庚复国失败被杀、微子立“宋国”、称“宋公”之后,殷商遗民便成为华夏民族由子姓最早分流而成的宋姓、殷姓、商姓、汤姓和禄姓。同时以宋姓(也有以殷宋)、殷姓、商姓、汤姓和禄姓命名的村庄、营寨、集镇、城市、山川、河流等开始出现。
由子姓分流的宋姓在发展过程中,有部分外姓因避讳、逃难等原因改成了宋姓。如五代时辰州(在今湖南省邵阳、怀化地区西部)的蛮酋人改姓为宋、北宋时西夏党项族改姓为宋、明代时赐元人伯奇特兆尔为宋一诚、清朝时贵阳府有得宋姓于元朝的土司、满洲八旗嵩佳氏改姓为宋,这些均为少数民族改姓;还有日本侵占台湾期间,台湾土着族人被迫使用日本的冈田、本田等姓,1945年台湾光复后,废除日本姓,选用宋姓等。也有因名门望族而取先辈之名或字另立姓氏的,如宋戴公之后改为戴姓、宋武公之后改为武姓、宋宣公之后改为宣姓;孔姓亦由宋氏第八世孙孔父嘉之名取孔字而来。宋国大司马孔父嘉是微子之弟微仲衍的八世孙,儒家圣人孔子的六世祖,“孔子之先,宋之后也子家语.本姓解》,所以有“孔宋同源”之。今朝鲜族、东乡族、土家族、满族和回、蒙、苗、彝、藏以及台湾省的土着族等均有宋姓。而殷姓在先秦时由于“殷”与“衣”古音同,遂有殷姓成为衣姓;北齐时因忌讳废帝高殷,由殷姓改为汤姓;宋朝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因避讳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由殷姓改为商姓、汤姓、戴姓;清朝时满洲八旗音佳氏改为殷姓等等。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殷姓。
殷商遗民中由子姓分流而出的宋姓人口现约1120万,占中国总人口的0.81%;居当今中国百家大姓第2位。殷姓、商姓、汤姓和禄姓则排列在100位之后。
...
本章已完成!
三公九卿
神龙至尊
最佳女婿(最佳赘婿(林羽江颜))
无敌战尊周元
陆教授每天都在阻止我花钱
妖精的尾巴之原罪之城
零秒绝杀
机械凶猛
穿越之逐鹿三国
恐怖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