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织女(7/8)
震撼大地的铜鼓声,回荡太空的芦笙曲,招来了四面八方的乡亲,他们随着鼓点,踏着竹曲,翩翩起舞。
后来,人们每到这个时节就过年,尽情欢乐,为的是表彰人定胜天,为的是庆祝农业丰收。铜鼓和芦竹成了年节的主要乐器。
如今,清水江畔的苗家在过年的时候,姑娘人都佩戴着自己绣的花带去踩铜鼓,伙子们都吹起芦笙向姑娘们借那光彩夺目的花带。据苗族姑娘的绣花手艺,都是织女传下来的,所以特别精巧漂亮。人们还,牛郎织女的女儿是天宫里生的,所以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姑娘,都长得像鲜花一样美丽。
“牛郎与织女”
在丹阳城南门清澈的香草河畔,有一颇为引人瞩目的广场,广场上一组浅赭色花岗岩雕塑,那便是“牛郎与织女”群雕了。凡结伴来丹阳旅游的夫妇或情侣,必到此处久久流连,几乎忘返。
群雕甚是高大,最上面的织女离地约20多米,她正从天上飘然而下,双手迎向牛郎怀里的孩子,而牛郎正似乎满含热泪,脉脉含情地向着日夜思念的爱妻走去……身边的牛儿,不忍打扰这对离别又一年的夫妇,欣喜地与组成鹊桥的喜鹊们交谈着什么……眼看双翅飞绕在天河(银河)上的鹊们,团团地围在牛郎与织女身边,共享团员的幸福,又透露着急切与紧张恨离别之长,惜一夕之短!
牛郎织女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沂源县东南部的燕崖镇,距离县城15公里,景区以海拔52米的大贤山和沂河为主体构成,面积约4.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2.%,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淄博市化产业示范基地。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美好爱情传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牛郎织女风景区化底蕴丰厚,景区具有中国唯一一处以牛郎织女民间传为主题的古建筑遗址,地貌的特征*真显现了“天上银河”、“地下沂河”,天上有“牛郎织女星”,地下有“织女洞牛郎庙”,形成“天上银河、地上沂河”、“在天成像,与地成形”的奇观,是“牛郎织女传”目前在国内所能找到的唯一一处与实地实景相对应的化遗存。堪称中国旅游资源中的绝景,所以这里被称为“中国爱情化发源地”。
牛郎织女风景区主要景点有织女洞、牛郎庙、牛郎织女民俗展览馆、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情人谷、织女泉、叶籽银杏、祈愿阁、九重塔、无生殿、八路军兵工厂遗址等人景观和各种石刻碑林。其中织女洞2006年被山东人民在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物保护单位;200年的8月,全国首届“牛郎织女传”学术研讨会在沂源召开,沂源被中国民俗学会授予“牛郎织女传之乡”;2008年6月,沂源牛郎织女传被列入国家非物质化遗产名录;2008年8月第二届“牛郎织女传”学术研讨会又在北京举办,沂源作为“中国爱情化源地”被学术界充分认可。2009年4月,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集中播出了大型历史化纪录片《沂源牛郎织女寻踪》,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于2010年成功申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为馆藏同一主题(爱情)邮票最多的博物馆。2010年获“品牌山东”最具竞争力旅游景区称号,2011年荣获最美中国(山东)十大最具人特色景区称号。
牛郎织女的故事大致如此,后世的《天河配》、《天仙配》、《鹊桥会》等平话或戏曲都大同异;不但把人仙化,也把神仙凡人化,仙女可以下凡,凡人也可以升天,一段天人揉合的爱情故事,充满了馥郁甜蜜的人情味,也洋溢着农牧社会的生活面貌与伦理道德色彩。
织女杜牧的《秋夕诗》:“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甫《银河诗》:“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波生?”
这些都为世人传诵,还有:“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儿百条。”
这诗传是一个六岁的儿童,唐代的林杰写的,可见一般人对七夕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连六岁儿也能执笔成诗,朗朗上口。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最为少年男女所向慕。南北朝所谓“七夕节”,禁中优伶扮演《鹊桥仙》戏曲,进时新果品,市井儿童手执荷叶,欢呼雀跃。唐时在七夕夜登高楼危树,安排筵会,以赏节序。宋时以七夕为“女儿节”,妇女在庭院中以巾帕蒙面,仰首空际,默默祷告,根据所看到的迷蒙景象,以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元、明、清各代,称七夕为“七巧节”,当夜的花样更多。
最常见的是在庭中摆设香案,盛陈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然后一口气在朦胧中以丝线连穿七个针孔,能有如此眼力,想必也有一双巧手,还有捉取蜘蛛以盒盛着,翌晨观看如果网丝圆正,叫“得巧”,另有“丢针”,盛清水一碗,在星光下把绣花针轻轻地丢在水中,能浮在水面的叫“大吉”,事实上这就是物理学上的表面张力,只要心翼翼,大概不难办到。
还有两首描写七夕的诗,字丽句清,可堪一读。一首是:“乞巧楼前雨乍晴,弯弯新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后大佬她只想种田
季少的心尖宠
鬼界代言人
你是明珠,莫蒙尘
王木生宋佳
随身农庄到古代
野道
桃了个宝
薄情佣兵妃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