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67章 鲧(5/5)

这句话当作鲧治水方法不当搅乱五行自然规律因而致死的证据。但笔者仔细品来却是另外一番味道:“鲧堙洪水”这句话没有任何异议;“汩陈其五行”中“汩”字是指水流,“五行”在此处当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官。连接两点,这句话的意思便是鲧用治理洪水这件事向帝尧陈他的五行之官。

我们已经知道除了中央大帝以土德为尊,其余东南西北四帝分别各有所司,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那么鲧当时已经是水正之职,他为什么还要向帝尧论五行之官呢?

“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玖畴,彝伦攸……”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尧因此大为震怒,不但不给他统治国家的权力,再也顾不得伦理道德,断然对鲧采取了措施。

既然水之安行,又怎么能够鲧治水徒劳无功呢?直到今天,筑坝拦水依然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脱去神话的外衣,鲧只是个凡人,经验是渐渐积累而来的。他没能在治水之初很快领悟拦截与疏导的关系,错在他不是真的神。鲧的儿子禹,能够根本性地改变治水方略,谁又敢这里面没有其父的心血呢?

关于鲧之死,献多有记载。《左传.昭公七年》曰:“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屈原的《天问》有“阻穷西征,岩何越焉?化为黄熊,巫何活焉”的诗句,是鲧被流放,到羽山时,化为黄熊,攀岩越险,坠地而死。

羽山在何处?《山海经.中山经》称,青要山“南望□(左“土”右“单”)渚,禹父之所化”。按清《新安县志》所言,青要山为新安县西沃乡境内南石山,其南有山名为□(左“土”右“单”)渚羽,在新安县仓头乡境,今为浪底水库中的一座。这里就是鲧死后化为黄熊坠地而死的羽山。这个岛上有一座高高的古冢,当地人传这就是鲧陵。

鲧为治水而死,后人认为其死得很冤。屈原《天问》就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的疑问,即他想顺应众望把水治好,帝舜为何还要诛罚?《天问》还有关于鲧在羽山的传:“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绝?伯禹腹鲧,天何以变化?”意思是,他把鲧拘禁在羽山,为什么多年不将其释放?禹竟从鲧的腹部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拨开历史的烟云,我们发现,鲧的死亡其实是争夺领导权的结果。屈原在《离骚》中:“鲧直以亡身兮,终夭乎羽之野。”性情耿直不是他的错,可惜的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屈原提出的“伯禹腹鲧”,即鲧生禹的故事,曾是历史学家们谈论的一个话题。如果《天问》提出来鲧在羽山囚禁期间生禹还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而《山海经.海内经》所记载的鲧死后生禹更令人匪夷所思,这段献称“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大叔么么哒 重生之最强剑仙 重生之狂暴火法 列国群英志大豆请留步 小妖不上天 海贼:你们的皇帝回来了! 龙王婿 拼颜?拼爹?拼实力![乒乓球] 我就是神! 修真学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