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9章 崤之战(3/4)

南新郑县),从东、北方面围郑;秦军驻在泛南(今河南中牟县南),从西面围郑。郑公为挽救国家危机,派特使烛之武劝秦穆公:晋、秦围郑,郑国知道要灭亡了。但是郑国灭亡对于秦国来并无好处,它只会增强晋国的力量。而晋国力量的增强则是秦国力量的削弱。如果不灭郑国,而留下它作为秦国的东道主,供奉秦国往来的使臣,这对于秦不是更好吗?何况,贵君曾有恩于晋君,晋君答应割给秦焦、瑕之地,但晋君早晨渡河归国,晚上就对秦国设防。晋如果向东并吞了郑国,那么向西不侵掠秦国,土地从哪里取得?所以灭郑其实是损害秦国以利于晋国的下策,请贵君考虑吧!

烛之武一席话使秦穆公如梦初醒,他不但不再助晋灭郑,反而与郑国单独结了盟,并留下杞子、逢孙、扬孙三位大夫助郑戍守,自己则率兵归国了。

秦军撤退后,晋大夫狐偃等对穆公的背信弃义行径大为不满,主张攻击秦军。晋公则从大处着眼,认为秦有恩于晋,攻击秦军是不仁。

同时,晋为保持中原霸权,失去秦国这样一个盟友也是不智。所以,晋也与郑国媾和,然后退了兵。晋、秦伐郑事件虽然这样结束了,但它却为秦、晋交兵种下了远因。

周襄王二十四年,郑公、晋公先后谢世。戍郑的秦大夫杞子等向穆公密报,他们掌握着郑国都城的城防,建议穆公派兵偷袭郑国,由他们作内应,则郑国可灭。秦穆公多年以来处心积虑谋求向东发展,这个建议正中下怀,如能袭取郑国,即可进入中原,分享晋国的霸权。

于是,穆公向大夫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辛劳大军远道奔袭,这是我从未听过的。跨越千里去袭击别人,人家怎么会不知道?我军长途跋涉,精疲力尽,人家有所准备,是不会成功的。但袭郑的诱惑力很大,穆公主意早已拿定,遂不听蹇叔意见,命令百里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帅率兵东进。

秦军袭郑,由秦都雍(今陕西凤翔县)至郑都(今河南新郑县),历程一千五百余里,中经桃林、肴函、辕、虎牢等数道雄关险塞,是一次冒险性的军事行动。

周襄王二十五年,春二月,秦军经过王都洛邑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表现轻佻无礼。秦军行抵滑国(在今河南偃师县之缑氏镇),遇郑国到周做生意的商人弦高。弦高见状,一面以郑君名义先送四张牛皮,然后送牛十二头,犒劳秦军,:\"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厚)敝邑,为从者之淹(久),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一面派人乘传车急回国内报告。

郑穆公获得弦高报告,立即派人去探察秦将所居的馆舍,见秦兵已\"束载、厉兵、秣马\",准备作战了。于是,郑穆公派大夫皇武子辞谢秦将:君等久留在敝国,敝国已无法供应粮秣、牛羊。现在听君等要离开,郑国有原圃,就像秦国有具囿一样,请你们自己去猎取麋鹿,让我们闲暇一下如何?秦将见机密已泄,杞子逃亡到齐,逢孙、扬孙逃亡到宋。

秦帅孟明见内应已逃遁,郑国有了准备,认为\"攻之不克,围之不继\",不如退兵,就袭灭滑国,满载战利品而还。

晋在公的国丧之中,得到秦国偷袭郑国的情报,中军帅先轸认为,秦穆公不听蹇叔忠告,而以贪婪兴师,这是上天赐给我们击敌的机会,力主攻击秦军。大夫栾枝则认为没有报答秦穆公赐给的恩惠,反而攻击他的军队,这不是为先君着想。先轸:\"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又:\"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襄公采纳了先轸建议,发兵击秦,并联合姜戎一道行动。襄公穿着丧服亲自督军,梁弘为他驾车,莱驹做车右。晋与姜戎联军在肴函地区的东、西肴山之间设下埋伏。

公元前62年四月,秦军进入埋伏圈,在晋与姜戎夹击下,全军覆没,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三帅被俘。

晋军全胜而归,嬴(公夫人,襄公嫡母)向襄公请求释放秦国三帅,他们是构成秦、晋二君间隙的罪魁,请让他们回国去接受杀戮。襄公即释放了秦国三帅。先轸得知,责备襄公处置失当。襄公又命阳处父去追击,秦三帅已登舟渡河。孟明等三帅回到秦国,穆公不但没有加罪,反而更加信用,使专任军事。

周襄王二十七年,秦孟明率师伐晋,战于彭衙(今陕西白水县东北),秦师失败。同年冬,晋大夫先且居率宋、陈、郑联军伐秦,取汪及彭衙而还。

次年,秦穆公亲自率军伐晋,渡过黄河,焚烧船只,以示决心死战。

攻取晋国的王官(在今山西闻喜县南)及郊(闻喜西)。晋人不出,秦军掉头向南,由茅津再渡黄河,到达肴山,封肴中秦军尸骨而后还。

此二役则是肴战之余波。

肴之战是春秋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它的爆发不是偶然的,而是秦、晋两国根本战略利益矛盾冲突的结果。秦在肴之战中轻启兵端,孤军深入,千里远袭,遭到前所未有的失败。从此秦国东进中原之路被晋国扼制,穆公不得不向西用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重生影后传奇 东京执教 阴阳鲁班咒 爱我别走 我靠嗅觉通关剧本杀[无限] 嫁高门 都市透视医圣 超级帅哥 高手出山:我真的没有装 问龙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