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仲景(5/8)
!”
弟弟惊讶道:“哎呀!常听你,疮怕有名,病怕无名,长个搭背疮,我眼看不见,手摸不着,怎么治呀?”
张仲景:“不要怕!我给你开个药单,到时候,服了这付药,把疮挪到屁股的软肉上好了。日后谁识得搭背疮,就叫谁医治。谁治好了,要给我来个信。”弟弟放心地走了。
张仲景的弟弟到湖北做了一年生意。第二年在襄阳,一天突然觉得脊背上疼痛,忙照哥哥开的药单取付药吃了。不几日,疮真的从屁股上发了。他求遍襄阳的郎中,这个是疖子,那个是毒疮,都不识得,后来,同济药堂有个名医“王神仙”,他看后笑了笑,:“这原是个搭背疮嘛!是谁把它挪到屁股上啦?”
回答:“是我哥哥挪的”。
王神仙:“他既然能挪,一定能治啦!”
张仲景的弟弟:“他远在南阳,远水不解近渴。还望先生劳神治治吧!”
王神仙当下开了药方。张仲景的弟弟吃了药,又贴了几张膏药,不多久,疮就好了,他随即给哥哥写了封信。张仲景接到书信,十分高兴,立即准备盘费,打点好行装,步行奔襄阳而来。
这天一清早,襄阳同济药堂的大门前,站着一位身背行李、手拿雨伞的年轻后生,他向管家的央求:“我从河南来,生活没有着落,请贵店收留我当伙计吧!”
王神仙闻声从药店走出来。他见后生年轻利落,就:“好吧!我这里缺人,就收你当个炮制药材的伙计吧!”这个后生,就是张仲景。
从此,张仲景就在同济药堂住下来。他聪明好学,药理纯熟,不但熟悉各种中草药的性能,而且炮制药材,干得又快又好,没几天,就被王神仙替换至药铺当司药。他管司药,又管看病,店里的人有个头疼发热,也来找他诊治,大伙都称赞他是二先生!
王神仙看二先生确有两手哩,就让他做自己的帮手。王神仙抚脉看病,他抄药单;王神仙遇着疑难病症,抚了脉再叫他摸摸,好叫他明了病在哪里,怎样医治。张仲景把这些医理深深地记在心上,写在本子上,就这样度过了一年。
这天,一个骑驴的老者,匆匆来到药店,他儿子得了急症候,请上王神仙去了。
约摸半个时辰,老者拿回个药方,来到药店取药。张仲景见药方内有毒药藤黄,知道病人肚内有虫,这味药是治虫的。但又见藤黄只开了五钱,就迟疑了一下,随后抓了药叫带走了。不一会,王神仙回来了。他下了驴,就要到后院歇息。张仲景忙走上前道:“先生慢走!病人很快还要来请的!”
王神仙惊奇道:“病人好啦,还来做什么?”
张仲景“恕学生直言。藤黄能毒死人体内的虫,便要一两的量才行。先生只开五钱,只能把虫毒昏,等它返醒过来,会更凶恶。再用药也不灵了,只怕病人还有性命危险哩!”
王神仙听了,正在半信半疑,忽然那老者跟头流水地跑来,呼叫道:“王先生!不得了啦!我儿疼得死去活来,你快去看看吧!”
王神仙顿时慌了手脚,急得额上直冒冷汗,在店里左转右转不敢去。张仲景看了,笑着上前道:“先生,不管是吉是凶,学生冒昧,情愿替先生去一趟!”当下骑着毛驴走了。
这时候,病人疼得在地上直打滚。张仲景一看就知道是虫在作怪。只见他不慌不忙,掏出三寸银针,叫病人脱掉衣服,看准穴位,捻动手指,照着虫的头部刺了进去。
虫头被刺中,死命的挣扎。只听病人疼得哎哟一声,昏了过去。老者一看大惊失色。
张仲景却呵呵笑着:“别害怕,虫已经被刺死了!”罢病人呻吟两声,醒了过来。
张仲景又开付泻药,让病人吃下。顷刻,一根尺把长的大虫被排泄出来,病人完全好了。
王神仙知道后,又惊又喜,问道:“二先生,你到底是什么人?”张仲景:“我姓张名机字仲景,到这里拜师学医来啦!”
王神仙:“哎哟哟,可不敢当!”立刻摆宴款待。
后来张仲景回到南阳,两人还相互交往,成了医学上的好朋友。
张仲景在医学上出了名,还虚心地为同行医病,不失时机地向别的郎中学习。
从前,一些郎中们,只把医术传给自己的子孙,一般都不外传。那时南阳有个名医叫沈槐,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没有子女。他整天惆怅后继无人,饭吃不下,觉睡不着,慢慢忧虑成病了。
当地的郎中们,来给沈槐看病,都缩一头。老先生的病谁也看不好。越来越重了。张仲景知道后,就奔沈槐家来。
张仲景察看了病情,确诊是忧虑成疾,马上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面各一斤,卵成蛋蛋,外边涂上珠砂,叫病人一顿食用。
沈槐知道了,心里不觉好笑!他命家人把那五谷杂粮面做成的药丸,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这药丸把张仲景奚落一番。
亲戚来看他时,他笑着:“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见过五谷杂粮能医病?笑话!笑话!”
朋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陆少盛宠:豪门童养媳
变身之国民女神
都市超品医圣
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洪荒接引
殡仪馆的临时工
原配逆袭指南(快穿)
和大反派互穿的日常
念念不让
大武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