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七章 偶遇王宣(2/2)

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一品高官,史书上说李霨“老成持重,风度端凝,出言谨慎,内介外和”

因为李霨带着前世的记忆,深信轮回转世的道理,所以非常耿直老成,洁身自好,从不利用自己与皇帝亲近的关系来谋私利

周西水应声,从此便能开口说话了,父母见儿子能说话了,分外高兴,便让他读书谁知没几个月,他就读完了《左传》,《国语》,《史记》,《汉书》

因为人间界是一个迷的世界,在每一次转生前,都会有神负责把人那前世的记忆给封存起来这就是传说中“一喝孟婆茶,生死两茫茫”,就是前世的记忆都不记得了

接着说一个差不多的故事,那是清朝历史上的明臣,他也可以清楚记得自己的前世,都证明了转世轮回是真实不虚的法理

但是,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别人不知道,最后信不信,为善为恶,还是每一个生命的选择,所以说人间界众生,都还是依然在迷中

从这则历史记载中,就可看出古人所说的轮回之事,实乃千真万确,人绝非只活这一世,“无神论”只不过是无知者的诳语疯言罢了

清朝初年,周西水以明经的资格成为候补官吏他常常想到,宝蕊和尚临别时赠送给他的诗,诗中有这样一句话:“元夕灯前寻贾子,秋风台下拜邹生”这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家里人顿时大为惊讶,有的没有什么见识的人,竟然以为他是一个妖怪,准备淹死他幸亏父李霨的父亲坚决不让,婴儿时的李霨才能活下来,但是经此一事后,李霨不敢再开口说话,众人都以为他是一个哑巴

那时候,不少人巴结讨好李霨,与他拉近乎,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地可李霨头脑非冲醒,不该告诉别人的就是不开口,史书记载道:“所治职务,出未尝告人,忠谨慎密,始终匪懈,有问者,辄默不应”

可悲的是,在现代科技文明下的魔性文明下,邪恶势力以“无神论”这种邪门歪理之说,大行其道,欺骗世人,认为没有神的存在,也没有来生,没有报应存在,人从而变得是无恶不作了

个别的人可以记得自己的前世,其实也都是神有意的安排,就是留下一段可以证实轮回是真实不虚的文化,起到一种启迪众生智慧的作用

此时,李霨忽然笑着开口说话了,众人惊讶李霨后来上学时,因为记的前世所学,所以被视为神童,李霨后来当了官后,亲自向人叙述了其前世今生的经历

七岁时,有亲戚说:“这个小孩是个哑巴,养他有什么用呢?”

当时外面正在下大雪,刚刚生完小孩的母亲,问室外的情况,刚刚出生的李霨,就开口回答说道:“正在下雪”

然而谁又能知道,李霨之所以能做到“老成持重”,这与他能记得自己前世的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据古籍《三冈识略》中记载,李霨能忆前世,他记得自己的前生是一个读书人,博通经史,可惜历次参加科举都没有考中

比如康熙皇帝先后把校订大清律例,重修《太宗实录》的工作交给李霨,之后又让他充任《世祖实录》总裁在这些书籍完成之后,康熙皇帝十分满意,不仅赐给他金银,鞍马,还两次晋加太子太傅,太子太师衔

周西水便邀请老和尚留在学舍,每天跟他谈论象纬律历,六壬丁甲,勾股洞章等天文历法,数学之术,不到半年,周西水就通晓了这些知识

至此,周西水才悟出宝蕊和尚在“元夕灯前寻贾子,秋风台下拜邹生”这句诗中,早已预言了自己的未来后来,周西水记述了宝蕊所传授的知识,撰写出《三才儒要》三十卷

后来,周西水又去拜访过老和尚,老和尚又对他预言说道:“十年之内,天下一定会大乱,你是另一个朝代的人物”

在清朝初年有一位记的前世经历,深受顺治康熙俩位皇帝赏识的大官,他名叫李霨,字景欤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一品夫人之重生金牌财女 妃狠平常:你算那根葱 漫威的公主终成王 奶爸的日常修真 婚前婚后,陆少的暖心甜妻 六道登天录 盛世医妃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血心道 缚天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