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 丰都调令(1/2)

在沈服兰三个月的时候,沈天赟和徐长玉都接到了京都的调令。

沈天赟去丰都任知州,同时徐长玉恢复了官职,杨文皓记着徐家功绩,所以仍然将怀威军交给了徐长玉执掌。

经过苏须人这一次的阴谋,杨文皓深知边境的安危,要靠这些忠臣良将去守护。

徐长玉是徐家后人,徐家护卫大渊近两百年,从来忠心耿耿,没有半点异心。

是杨文彦让徐家失望了,所以徐长玉才装病遁出京都,去了奉安与女儿女婿一起逍遥自在。

却也多亏了他,苏须人的阴谋才能被发现,现在也已经顺利解决。

大渊的战船已经到了苏须地界,苏须人理亏,派了船只跟着大渊的战船一起来了奉安,将他们的人全数接回了苏须。

在这些人离开之前,沈天赟和徐长玉都去了海岸那边,与那些尚年幼的孩子说清了缘由。

不管他们现在能不能听得懂,经过他们父亲这么多年的教育,五岁上的应该都是明白的了,明白他们的身份,明白他们将来要做的事。

那些男人和孩子被苏须人接了回去,至于那些不知情况嫁给了苏须人的妇女,如果不想跟随她们的男人去苏须,朝廷也划了地方让她们安置。

许多妇女在知道自己枕边人的真实身份后,选择了留在大渊,有几个实在不愿意与自己丈夫孩子分离的,上了苏须人的船只。

这件事至此画上句号,临亭,暄宁,惠安三府重新安排了布防,杨文彦专门成立了海上作战的部队,每日训练,以应对苏须人再一次的卷土重来。

苏须人不会善罢甘休,或许十年,或许二十年,大渊与苏须将有一战。

天子做好了安排后,徐长玉也将奉安的布防做了新的布置,那些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徐长玉留了人专门训练他们的作战能力。

他与沈天赟的调令是七月离开,九月到丰都。

所以他们大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给这些散兵做训练。

百姓对此感激不尽,每一个村子都派出了自己的青壮年,争取学到一星半点,以后有应对之力。

沈天赟加紧了粮食的生产管理,将这些年来整理出来的经验,让书馆印制成了册子分发到了每一户农户。

又叮嘱每个村的里正与种植好手,遇到百姓有不懂的询问,一定要倾囊相授,这事关民生不能藏私。

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回复,这些人对沈天赟都很感激。

这位年轻的县令为了提高粮产,与他们同吃了无数次,下田做记录更是不假人手,都是他亲自去做。

而受益的却是他们这些百姓,奉安的粮产实在是太让人惊喜了。

交完粮税后他们每户都还能有余粮,就算遇到灾年,他们的存粮都能支撑他们活下去。

这个年轻的县令,给奉安带来的是希望。

“娘子,没想到这么快就要离开奉安了。”沈天赟抱着女儿,春微牵着儿子,一家人吃过饭后在院子里散步,沈天赟看着这些景物发出了感慨。

“兜兜转转,没想到还是要回丰都,燕瑭,我们一家人要离开这里了哦。”春微将三岁多的沈燕瑭抱了起来。

“娘,丰都好玩吗?”

“嗯,好玩,不过那里苍茫无际,没有奉安这么秀丽。”

嗯嗯,这一点沈燕瑭很同意,他毕竟是在那里长大的。

“好,我可以和外公一起去骑马了,外公说,那种感觉,能飞起来。”沈燕瑭伸出小手,学了个飞起来的动作,可爱到爆。

“哎呀,娘的燕瑭怎么会这么可爱!”沈燕瑭无语了吧前生他娘可没有这么孩子气的时候,难道是因为他爹太宠娘了?不解!

徐长玉去了弗灵山,把他的行李都打包了回来,又将几个在作战上厉害的护卫留了下来,让他们在这里教授奉安的杂兵一年时间一年后再回丰都。

方隐知道消息去找了徐长玉:“大将军,你们何时出发?”

“七月初,你呢,留在奉安吗?”徐长玉知道方隐还没把苏远欢拿下,苏远欢估计会在这里安定下来。

“留在奉安,你的人我会帮看着的,这座庄子也是。”方隐恭敬地说道。

“好。那就谢谢了。祝你早日心想事成,到时候记得给我们传信。”方隐知道徐长玉指的是什么,“好,祝你们一路顺风。”

徐长玉看着这座自己辛苦建成的庄子,心里很割舍不下。

他和女儿春微都没想到会有这样大的变故,天家竟然让他回了丰都,而且还把沈天赟也调去了那里,翁婿在同一个地方任职,这可是历来朝廷就很忌讳的一件事。

天家这是信任,想要弥补杨文彦造成的错误。

苏远欢在得知春微他们七月就要离开后,匆匆赶来,送了很多礼物,让春微哭笑不得。

“苏姑娘你不用这样,我们又不是生离死别,我怎么感觉你都快把奉安给搬空了。”

苏远欢有些不好意思,她都是看着买的,基本都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祖宗在上 空间在手:捡个王爷来种田 庶仙升职记 我和女友的秘密年代 钻石闪婚之溺宠小娇妻 逍遥仙路 一念证道 混沌少年逍遥人生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