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堂而皇之的借口!?(1/2)
第一百三十九章堂而皇之的借口!?
孙权不知道孙策究竟为何召他,但他明白孙策必然已经对他有所怀疑。
孙朗甚至劝孙权先出城外,避避风头,反正连医工都说孙策无力回天,拖过这时,等周瑜率军返回后,自然就雨过天晴了。
可孙权知道,如果孙策不见疑,那就勿须逃。
如果孙策见疑,那想出城,恐怕难如登天。
所以,孙权决定奉命觐见。
“坐!”孙策脸色苍白,但口齿依然清晰,嘴边的血迹已经拭净。
孙权没有上前问候,他觉得,这种问候连他自己都感觉虚伪得渗得慌。
他应道:“是!”便找了个凳子在孙策榻边坐下了。
“可知道为何召二弟来?”
“权……不知。”
“二弟岂会不知?若你真不知,吾就死而无憾了!”孙策讥讽道。
孙权心中一惊,看来孙策确实已经知道,至少也已见疑。
他暗咬牙,起身向孙策跪下道:“权……有罪!”
孙策轻“嘘”出一口气,道:“不错!敢做敢当,不枉吾看重你!”
孙权闻孙策此言,想起父亲早亡,这些年孙策对他的照顾,心中亦难受得紧,忍着要掉出来的眼泪,俯趴在地道:“权……有罪!”
孙策冷冷地问道:“吾对你不薄,你为何如此恶毒?就为了觊觎吴侯之位?”
孙权“忽”地抬起头来,分辨道:“权虽有罪,但岂会因觊觎吴侯之位行此恶事?”
“哦?”孙策微感意外,看孙权不象是狡辩,既然连罪都认了,何须再辩?“那你说说,是何原因让你行弑兄之事?”
孙权就象揭开了瓶塞,有着那种一肚子苦水往外倒的急促。
他道:“兄长贵为吴侯,英雄盖世,一言之下决定万千人的生杀,可兄长可有想过,以一己以喜恶而决定他们的生死,这会给孙家带来多大的祸患?兄长可能不知道,江东四郡,多少豪门对兄长敢怒不敢言,又有多少豪强暗中勾结……。”
“住口!”孙策大怒,苍白的脸上泛起一阵潮红,“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休要将这些作你弑兄的借口!”
孙权见孙策狂躁,长年的威压,让孙权不自禁地半上了嘴。
这时,从门口传来一个声音。
“伯符,仲谋说得没错。”
孙策、孙权一齐望向门口,但见周瑜只身前来。
孙策嘿嘿两声道:“公瑾来得好快!莫不是等不及吾撒手西去?”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但随即消失。
“伯符切勿动气,某有苦衷。”
“苦衷?有苦衷就可加害你的主公、结义兄弟?”
周瑜不做辩解,他慢慢走到孙策榻前,也如孙权一般跪下。
他说道:“某有罪!但某问心无愧!”
孙策颤抖地手指指着周瑜,结结巴巴地骂道:“你……你……其心可诛!”
孙策骂完,深吸一口气问道:“若说二弟觊觎吴侯之位而弑兄,那你又为何?想吾多年对你不薄,以你之地位,可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莫非你也……?”
周瑜望了一下孙权,他拦住孙策的话头道:“伯符冤枉瑜了,某可对天发誓,若某对吴侯之位有一丝觊觎之心,天打五雷轰,不得善终!”
孙策有些信了,以他对周瑜的了解,他觉得周瑜此时不象说谎,其实也已经用不着说谎。
周瑜继续说道:“某当日率数千部曲,携大量粮草、军械投奔伯符,为得是建功立业,不枉这一身才华,伯符人中之龙,短短不足一年,就在江东建立起如此基业,也确不枉瑜一番投靠之心。只是伯符性格……,以己之喜恶判人生死,如许贡等士人皆死于伯符之手,令江东士人心中战战兢兢,人人自危。从古至今,得天下者莫不是得到豪门拥戴,可伯符却反其道而行之,伤了豪门士人之心,如此,大业如何成就?”
孙策木然。
周瑜见状,继续道:“某时常劝谏伯符,奈何伯符听不进去。如今之江东,豪门暗中勾连,北通曹操,西联刘表,眼见暗流涌动局势不稳……。”
孙策突然插嘴道:“于是便与二弟勾结,谋害于我?”
周瑜低头沉默。
屋中一片寂静。
良久,孙策叹息着,他知道一切都已经发生,而自己恐怕已经无能为力,英雄末路,他悠悠地对孙权问道:“若二弟继位,二弟如何处置绍儿和你几个嫂嫂?”
孙权叩拜道:“兄长放心,权说过从未有觊觎吴侯权位之心,若兄长不幸……,吴侯之位、讨逆将军之位,都可由绍儿继承,权只要兵权,以振兴孙家基业。待绍儿长大成人,权也可将兵权还给绍儿。”
孙策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但随即灭了,他知道这不可能,要真如孙权所言,恐怕反给孙绍带来无妄之灾,“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孙策自然明白。
孙策摇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门虎婿
江城谣
横刀夺爱
妖孽男一号
我能强化万物
凌天剑神免费阅读全本下载
大领主的奋斗
校园最强狂仙
诸天邪道
强势夺爱:亿万首席难自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