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008节:奇怪小娘子(2/2)

消失,换成一幅傲然脸‘色’。

“‘交’椅?”马周奇怪问道。

兴许郭化元得到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心情大畅,话也变得多起来:“你也是读书人,没有听说过‘胡‘床’’?”然后,没等马周回答,他详细介绍起“胡‘床’”的来历。

顾名思义,“胡‘床’”来自胡人。胡人生活在草原上,放牧累时需要休息。胡人发明一**扎,形状类似汉字“又”字。一撇一捺是马扎的两条支撑‘腿’儿,上面一横是马扎坐面,但不是木板做的,而是胡人常用的皮革。

《后汉书》记载,汉灵帝爱好胡服、胡‘床’、胡饭、胡乐。长安的达官贵人见到后,争相在家中备置胡‘床’,以取悦灵帝。这些东西最初只有王候将相家里才有,普通百姓家里没有。

隋文帝杨坚自幼成长在武川镇,那里属胡人统治。统一华夏后,隋文帝担心天下百姓说他“胡族”,命令一切带“胡”字的东西全部更名。因此隋朝称胡‘床’为“‘交’‘床’”,有些人也称它“‘交’椅”。有些落草为盗的首领们,便被称作山寨第一把‘交’椅,就是这个意思。

提到隋文帝杨坚改胡‘床’为‘交’‘床’,郭化元心里就来气。自己是胡族,就从朝堂扫地出‘门’?也太没天理了。当初为参加科举,自己下了苦功读书,这些知识全是那时候学来的。没料科举在隋朝并没有起实际作用,这条路又被堵死。

马周越听越佩服,郭化元相貌凶猛似武将,却也读过《后汉书》,把椅子的历史竟推演到汉代,软功夫果然了得!而自己自诩来自文明更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却一点也不知道其演变经过。

惭愧!

这时,郭化元摇头晃屁股,‘吟’出一首关于胡‘床’的诗:“南梁庾肩吾作过一首《咏胡‘床’诗》,诗曰:传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临堂对远客,命旅誓出征。”

“好诗,好诗啊!‘吟’得一首好诗!”在前世,这句话常被篡改成“‘淫’得一首好诗。”马周鼓掌大赞。那郭化元无论如何想不到,马周肚子里还有一重曲曲肠子。

郭化元很满意,又说胡‘床’流传到汉人圈,被改成四条‘腿’一个木板坐面的模样,类似于大号的坐榻,更符合汉人的起居习惯。只是这些东西都在上层流传,民间很少有这类板凳。然后眯着眼睛问马周:“你也是读书人,以前难道没读过前人有关胡‘床’的文章?”

马周有些窘迫,如果背不出来,被郭化元发现自己与宿主马周不是一个人,岂不是歇菜?正着急呐,脑袋里灵光一闪,马周忙道:“我这里也有一首。”

“背来我听听!”郭化元这才有些满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马周不假思索背出来,背完后出了一身汗:作者李白还没出生啊!肿么办?

“这首诗我倒没读过,在乡下久了,可见我的孤陋寡闻。你学问不错啊——”郭化元好奇地问何人所写,还表示这首诗朗朗上口意境悠美,与自己背的那首诗比,境界简直天壤之别。

李白诗中的‘床’,并不是胡‘床’,而是井栏。这首诗打小背得滚瓜烂熟,马周才不假思索背诵出来。现在郭化元问何人所赋,马周闹个大红脸。最后不得不横下心,忐忑着回道:“这首诗是小可所写。您知道,以前在郡里做短工,掌柜家中备有胡‘床’。思念家乡的一个月夜,小可信口胡诌,‘吟’出这道诗来。”

“少年郎好学问,能赋出气象不凡的这等神品!我日后若飞黄腾达,必重重提携你。”郭化元被贬乡间几十年,心境苦闷至极,遇到谈得来的知音,便生出惺惺相惜的姿态来。

马周和郭化元的初次‘交’手,郭化元看起来占尽上风,实际却神鬼不觉败给马周。郭化元句句真实,而马周几乎句句虚假,把他骗得跟个孙子似的。他做梦也没料到,马周见他第一眼,就发觉他生‘性’残忍,血案累累,与他左右周旋虚于伪蛇。

只是马周也没意识到,从郭化元家搬走一把板凳,无意间把椅子从上层传播到民间,这给马周带来无穷的荣华富贵,也带来无尽的麻烦。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名侦探柯南与不典型侦探 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绍宋之后 大魔王又出手了 轻音少女之六人组 祖国人降临美漫 九渊大帝 绝代门生 民国败类 她笑得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