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二章 无冕(1/2)

听完,洛鸿勋勉强一笑道:“也许吧!不讲这个了,我们先吃饭吧,再不吃,就得又让阿四他们拿去热了。”

紧接着,爷孙俩便吃起了晚饭来。

近几年,虽新政频出,小有成效,可洛鸿勋却深感清廷三百年江山气数将尽。

自夫人去世后,洛鸿勋利用闲暇时光修身养性的同时像小时候一样读起了经史子集。更新最快 电脑端:

在他看来,纵观历史,风流人物迭出,然能风云于乱世,又流芳于后世,却无出范蠡、张良之右者。

两人皆凭能力由落魄小民到位高权重,而功成名就、辉煌至极之时,深谙“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之理的二人并未贪恋权势,反而选择急流勇退,最终才得以保全,二人远见卓识的人生态度真可谓是千古智慧的集大成者。

而同代其他臣子,多半迷恋功名,不识时务,落得或被诛,或灭门的凄惨下场。

如今的世道更是乱象横生,富商们时刻得提防着被官员们变相压榨,一旦表面上看似在向朝廷阿谀求容,那很容易又会被革命党人误解成了其暗杀的对象。

看明白了这一切,拿的起放的下的他不再追逐船王之名,因而自白齐芳死后,洛鸿勋并未急于赶超其成就,反而明显放缓了兴和商行的发展步伐,韬光养晦,七年内只入手了一艘小型商船,且商行的海轮数也止步于十六艘而已。

而其同行黄埔船行的老板刘志远却趁机铆足了劲,势要先洛鸿勋一步承船王之美名。

刘志远与巡抚蒋寿乃同乡把兄弟,蒋寿调至广州,刘志远亦紧随其后来此发展,而黄埔船行的海轮数如今已迅速扩张至十五艘。

兴和商行的管家黄岱见黄埔船行发展势态迅猛,因而情急之下问洛鸿勋说:“老板,咱们再不入新船,很快地位就会被黄埔船行取而代之了。”

可没成想洛鸿勋却慢条斯理地回他说:“白齐芳能得以善终,是他的幸运,如今世道越发不能太平,想要保全,须得收敛锋芒。所以商行的发展只需维持原有的水平,眼下之势,绝不可冒进,切记!切记!”

懂取舍,知进退,方为大智之人,方可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洛鸿勋大半生悟出的道理。

在他看来,自己几年前已经宏图大展,飞龙在天,可盈不可久,力终有尽时,亢龙须有悔,方可转危为安。

因而成绩虽即将被人超出,可如今在他看来浮名虚利,皆是虚空。

而后,洛鸿勋将目光转向了施医赠药,扶危济困的慈善事业,他同三五好友一道在广州、佛山等地捐资成立了普善堂和保育堂。

一次,洛鸿勋将儿孙俩叫到身边,对他二人说过一段话:“我已将毕生的心血投入于航运业,少时的美梦早已成真,取得了这么多的佳绩,我很知足,真的很知足。”

在航运界,虽直至今日他都没能封王拜相,可在家人眼中,在兴和商行员工们的眼中,在诸多商业友人的眼中,甚至是在许多老百姓的眼中,他早已是无冕之王,今后的他只盼岁月静好,余生安稳。

海上发迹不忘桑梓,功荫岭南青史垂名。

这即是他大半生的写照。

当日晚饭后,洛景枫回了自己的房间做起了功课来。

忙了一阵子后,他将本子收进了包里,紧接着,又把放置在近旁的一幅画拽了过来。

这幅作品只画了上面的一部分。

星河闪烁的暗夜里,杏黄色的上弦月高高悬于天幕。

沉思良久后,洛景枫拿起画笔继续勾勒着他的梦幻世界。

不多时,他手中的妙笔在夜空下又生出了一间房屋来。

正当洛景枫得意忘形之际,突然间他却想到了今日蒋伟诚所托之事。

哎!

想到此处他当即狠狠拍了自己的脑门两下。

真烦

可谁让自己已经承诺于人,没办法,就算是使出吃奶的力气来这任务也得完成不是!

此乃洛家的家训。

洛景枫虽擅诗文,可写情书却还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一点经验也没有的他跟只十几天没洗澡的猴子一般抓耳挠腮了老半天,也没缕出一丝头绪来。

此时的洛景枫不免后悔起自己今日的唐突决定来。

明明没有金刚钻为什么要揽这么有难度的“瓷器活”呢?

心烦意也乱的他一面唉声叹气着,一面随手翻起了桌上的书。

当翻到英国诗人约翰济慈的诗集时,他突然想到了蒋伟诚说过的“胡诌几句都可”类似的话。

既然如此那他索性就摘抄几句得了,省的耗费心神,要不然再磨一个时辰恐怕自己也编不出个所以然来。

紧接着,洛景枫攒动了几下眼珠子后,自问道:“那个什么桐的不会这么巧就看过济慈的诗吧?”

“哪会那么巧!不可能,不可能”洛景枫又自答着。

想到这,他嘴角勾起了一抹邪笑后,立即快笔摘抄起了济慈的《每当我害怕》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大明妖孽 九阳医仙 从民国到七十年代养娃史 松开那个好莱坞 阴脉先生 至尊屠 明星爸爸宝贝妞 重生之绝代倾城 战乱九荒 空间之妇唱夫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