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80章 百剑盟(1/2)

第580章 百剿

陶朗先很满意柳鹏的这个回复,他甚至有点愤愤不平地说道:“哎……当今朝堂诸公个个都是鼠目寸光,论见识还真不如柳经历啊!不过我实话实说,不管朝堂再怎么胡闹,登莱海道还是必须重开,要平定建奴,非得从登莱运粮不可。”

他这句话说得很漂亮,但是话说得再漂亮,也解决不了眼下的问题,柳鹏就问道:“陶道台,在下想请教一句,您觉得往辽东运粮具体应当是怎么一个章程?”

“从登州与龙口出港,在盖州登陆,这是最方便的一条海道!”陶道台对于这一点早就是胸有成竹,他不假思索说道:“我估计着,每年往辽东运送的米豆,五六万石起步,最好能有十万石!”

“那就有一个大问题。”柳鹏当即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登州所产米豆不足,十万石米豆肯定完不成的。”

这就是一个大问题,虽然说“米豆”、“米麦”,但是事实登州出产的粮食没有几十种也有十几种,“米豆”二字所能概括的范围很小。

事实上,在柳鹏普及两年三熟制之前,登州的豆类种植范围非承限,即使柳鹏不遗余力地推广两年三熟制,很多地方仍然保持着传统的一年一熟制。

至于“米”那就困难,东三府种植的大米非迟,而小米产量同样不多,如果纯粹以“米豆”这个标准来进行核,哪怕征购三五万石米豆仍然会引起发剧烈的粮价波动。

“嗯……”很显然陶朗先向来好大言,所以在这个问题他显然是欠考虑,但是他觉得自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你放心便是,只要是入口的粮食,我都能让辽东认账!”

“是我们不管运到辽东什么样的杂粮,辽东都得认账!”柳鹏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不管运多少石,他们也都得认,不然我们运出去五千米好米,辽东只认三千石米,我们这些经手的商家岂不是要家破人亡!”

这就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不管是陶朗先还是柳鹏对此都有清醒的认识。

明代是传统的农业社会,所以“以粮易钱,以钱易银,由县输郡,由郡输省,由省输京师”,每经过一次中转都会有一次巨额的损耗,特别是征粮征银的过程那更是上下其手,至少有一大半的米豆要被仓官与仓官的靠山们落袋为安。

而陶朗先之所以主张登莱向辽东输送米豆,就是看到从登莱向辽东输送现银存在着巨额损耗,至少要经达“以粮易钱”、“以钱易银”、“由县输郡”等诸多复杂程序,而在大灾之后登州的农业又恢复得非常好,所以不若直接向辽东输出米豆更为合适。

但是他也知道这件事一定要掌握话语权,因此他直接就答复柳鹏:“柳县丞放心就是,我陶某办事一向对得起朋友,不能让朋友家破人亡!这件事得我们说了算,不能让辽东说了算,,我们说多少石粮食,辽东就得认,我们这么辛苦,即使吃不到肉,也不能连口汤都喝不到吧!”

这就是他的真心话,在辽东核这件事上他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可以说是把人情都用尽,自然为了升官发财。

核这事办漂亮了,升官自然就不用说了,但是发财又是另外一回事,办这样的大事自然需要一批柳鹏这样大商人帮衬,只是他与这些商人的关系肯定是良性互动,他帮这些商人拿到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这些商人给他的上贡也不能少。

因此他可以堡运到辽东的粮食大致能够足额,但是这件事的话语权必须在掌握自己手上,堡自己与这帮朋友有大钱可赚,这样既可以利国利民又方便了自己与朋友。

不然明明运过去一千石豆子,结果辽东说只收到八百石甚至是七百石,那陶朗先就没法活了,最理想的情况是登莱运过去八百石,辽东承认收到了一千石。

“好!”柳鹏当即答应下来:“为了这个登州卫经历的位置,下官愿意搏一搏。”

只是陶道台却是锁紧了眉头说道:“卫经历肯定是卫经历,但未必是登州卫经历,你得做好心理准备。”

山东沿豪所甚多,对于现在的柳鹏来说,登州卫经历可以说是最有油水的一个,他若是在登州卫经历司任职,可以说是人地两宜最方便不过。

因此陶道台觉得自己必须打消柳鹏这个极不合理的念头,他继续说道:“对了,今天来庆尊夫人生辰的,听说很多都是剿的成员?”

“对,剿的成员!”柳鹏没想到陶朗先会问起剿的问题:“实际是我与内子闹着玩而已。”

“剿我都知道!”陶朗先当即说道:“听说剿最近开革一批鱼目混珠之辈,如此甚好,我觉得剿就控制在现在这个规模就好了。”

对于陶道台来说,组织辽东核与控制剿的规默样都是当务之急,毕竟下面的州县都在诉苦,举出了很多活生生的例子,说是但凡只要拿到了剿的盟剑,税赋至少要少收五成,有些地方连往年的三成都收不上来。

如果要大量向辽东运粮,那必须首先解决剿的问题,至少剿的规模不能控制扩大。

只是柳鹏却是笑着说道:“陶道台说笑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主神:时代变了 诸天互助聊天群 异能医妃 炼道成仙 狙击英雄 重生后我和男神同居了 凶兽前锋 天庭外卖员 师父,请自重 从庆余年开始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