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3章 收网(6)(1/2)

第223章?收网(6)

“想我华夏,病入膏肓,外人欺吾,竟无一可战之兵,悲也!朝廷无力,乌合之众甚也,腐朽入骨,满人窝囊蛆虫,附我汉人躯体之上,敲骨吸髓,耻也!纵悲哀至此,苍天未曾弃吾,乱臣贼子,却成炎黄之魂,神也!想其法兰西,雄踞欧罗巴,其军之力,当属世界前茅,此乱臣贼子,率我堂堂热血男儿,踏碎长流天堑,振我大汉天威,虎贲激昂,勇不可挡,以愤,以忠,以悍,以铿,如雷奔涌,大破法兰西!”

梁启超念得很大声,情绪很激动。

这是谭嗣同写的一篇文章,在《国闻报》上发表,名为《乱拯天下》,语言之犀利,用词之雄壮,就连赵大帅这样对文言文连一二都难以略懂的家伙也听得热血沸腾。

“谁乃我华夏乱之祸根,日月可见!非四川赵氏,非痛击法兰西之民族英雄,你我若不明了,生得眼目何用,长得心窍何为?觉醒!觉醒!觉醒!觉于危急之时,醒于存亡之际,未迟!未迟!未迟!

祸非起萧墙,乃我中华腾飞之始!谁乱天下,铁证已如山!赵大帅天纵奇才,立马于泰山之巅,饮血于黄河之岸,江山策马,长嘶八千里!把酒谈笑,敌寇死无葬身之地,号令群雄,乱世独一豪杰!

男儿气吞寰宇,壮士征战不归!血流万里浪,尸枕千寻山!黄沙漫卷烽烟,看破千年虚名,大醉七万八千场,纵死敌手笑相承!

不流血,何以强大,不牺牲,何来盛世!以乱拯天下苍生,以恶正我大国之名!青史何用,美名何用,不如狗屁,狗屁不如,何处英雄不杀人,事与仁,两不立,男儿行,血染红!

呜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勇哉!壮哉!”

梁启超念完了,胸口饶自起伏不定。

“这是在写我?”赵千呆呆的问。

梁启超正色道:“大帅当之无愧,复生师长写出了我等心声。”

“哈!”赵千突然大笑,“写的好!写的好!文章这玩意,还真有点用,不过这文章一发,朝廷可就坐不住了。”

梁启超笑道:“那是自然,复生师长早有准备,此文不仅在国闻报上发表,洋人的报纸上也有,查禁恐怕是不行的。大帅,依卓如所看,这篇缴文尽是反骨,**裸的说大帅乱的好,打的好!”

“《国闻报》不长了。”赵千起身,点燃支烟,“那些人是提着脑袋发这篇文章。”

梁启超点头,“不过,大帅此战胜利,想必严宗光也热血沸腾,不管不顾了。”

“严宗光?严复?”赵千看着梁启超,眼中一闪。

“是他,卓如也是早闻其名。”梁启超激动的道,“大帅,复生师长已安排好,罗西先生将派人去接严复先生,大帅打赢了法国人,如同一盏明灯,让天下仕子眼前一亮,卓如料定,不止严先生,此后,天下赤胆之人必争先恐后来投!”

“好事啊。”赵千吐出口烟,眼睛在烟雾后慢慢虚起,“没想到还有这好处。”这时看到了梁启超手中的另一份报纸,“那是什么?”

“《时务报》。”梁启超有些不好意思,“黄兄和汪兄登了卓如的文章,不过与复生师长的相比,差距甚远。”

“我看看。”赵千伸手。

梁启超把报纸给了赵千,赵千叼着烟,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看了很久。好不容易看懂了梁启超的半文言文,抬起头,“卓如,我倒觉得,你这篇《胜利论》更有理论价值,不过你说的没错,现在我们需要复生那样的文章,把人们麻木的耳朵叫醒。对了,你说的黄兄和汪兄可是当年与你一起办《时务报》的黄遵宪和汪康年?”

“是他们。”梁启超又激动起来,“大帅,复生师长同样致信与二人,邀他们共襄《新兴报》盛举!”

“这谭书生啊。”赵千笑着抖了抖烟灰,“干什么事都一根筋,只要他认为对了,那肯定义无反顾,一脑袋撞到底。”

梁启超笑道:“大帅看人当真准确,不过以复生师长的影响力,当可为大帅邀请到更多人才。”

“能干事的才是人才。你梁卓如就是。”赵千看着梁启超,“我看了你编写的《四川军政府法令》。”

梁启超问:“大帅觉得如何?”

“很好,非常好。”赵千道,“不过有些要改,有些过于激进了,以四川现在的民智,还接受不了,其它的我们可以凭借高度集权雷厉风行,可对百姓的思想,我们要一步一步来。”

“大帅说的有理。”梁启超思考了一阵后离开了,办事一如既往的严谨。

“重点是把那个一夫一妻制改了……”赵大帅望着门外小声嘀咕,“这不是抽老子的底火嘛,结婚就够痛苦了,还要在一棵树吊死,梁卓如你这个学究,难道不懂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1899年7月4日,四川战事昭告天下,全国一片哗然。无数声音响起,清廷紧张万分。

1899年7月6日,谭嗣同第二篇文章在《新兴报》创刊号上发表,痛斥朝廷将四川拱手法国人的卖国行径。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花都游龙 僵约之他从秦朝来 天命娇凰 重燃1990 神回 小农女的锦绣官道 稻妻大名操碎了心 真祖驾到 吞天圣帝 乡村妖孽小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