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匡庐求道(1/2)
晌午时分,董永几人将院落内外收拾妥当,董永看着眼前的四间小屋,其中一间还是厨房,又看看在院中嬉笑打闹的众人,师傅、表姐表妹、花月碧儿,还有徒弟叶子,加上自己一共七个人,住在三间屋子里实在有些勉强。
董永趴在桌子上发呆,想着是否要在西溪镇里买一座更大些的院子,宝姑娘那里的一万金也没用到,反正自己现在不缺钱。
“表哥,柒儿饿了...”
一直在院中嬉笑玩闹追逐蝴蝶的柒儿终于累了,跑到董永旁边,一把抱住他的小腿,将圆圆的脸蛋搭在他的膝盖上,噘着嘴儿望着董永。
董永揉揉她的脸颊,将她抱进怀里,笑道:“你羽姐姐做饭可好吃了,去看看羽姐姐做好没?”
厨房之上,炊烟袅袅,几个女人在围着灶火忙忙碌碌,不时传来几声欢笑。
“好啊!”柒儿欢呼了一声,从董永身上跳了下来,一蹦一跳的跑进了厨房...
竹林之下,董永饮了口茶,歪着头看着旁边叶子捧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问道:“叶子,青姐给你的这本《明心经》看得懂吗?”
“嗯。”叶子抿着唇儿,点点头,“只是这几句还是有些不懂。”
董永看了看,细心与她讲解了一番,叶子认真的听着,若有所悟的点点头,笑得很是高兴,“师傅,我明白了!”
董永愣了楞,这个小徒弟的悟性实在惊人,竟比自己强上不少,心中一动,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递给叶子。
庆叶见书的扉页上写着《灵枢算经》四个大字,疑惑道:“师傅,此是何书?”
“此经所记载的乃是卜算之术,但颇为艰涩,就连我也难以看懂,叶子你天资聪慧,灵觉极强,学这卜算之术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
叶子使劲点点头,“徒儿一定不让师傅失望!”
董永摸摸她的头,“为何是不让我失望?叶子,你要为自己而学,而不是为了他人而努力,心中有己,敏而好学,才能求得己道啊。”
庆叶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心中思索着,握紧了手中的经书……
“表弟!吃饭了!”
苏如是现在门边喊着董永,柒儿从厨房中跑了出来,颠颠的跑到桌边做好,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花月碧儿几人端到桌上的饭菜。
董永盛了碗汤放到柒儿面前,笑道:“大家快吃吧,柒儿都等不及了。”
众女围桌坐好,尝尝饭菜,都对张天羽的厨艺赞不绝口,柒儿一张小口动个不停,脸颊被塞得鼓鼓的,董永打趣道:“柒儿慢点吃,小心以后变成一只小肥猪哦。”
“柒儿才不要变成小肥猪,”她不依的嘟囔着,又在嘴中塞了些饭菜,“柒儿以后要和姐姐一样漂亮!”
午饭过后,门外忽然传来车马之声,董永开门出去,只见寇子期从马上翻身下来,拱手道:“子期兄所为何事?”
寇子期打量着董永的白发,拍拍他的肩膀道:“刚听说你从广陵回来,这不,老爷子就让我请你前去匡庐一聚。”
“寇师要见我?”董永有些愕然。
“当然!听说你在广陵城身患重病一夜白发,老爷子可的了。”
董永不知可否,自己现在的情况说是身患重病也没错,便点头答应了下来,“待我收拾一下便去匡庐拜见寇师。”
“行,我先回去给老爷子禀报,我们待会再见。”
望着纵马远去的寇子期,董永对他倒没什么恶感,无非是有些口无遮拦,但他为人大气,不四机,这些反而让董永对他有些好感。
董永进屋换了衣服,又与众女交代了一声,便独自一人向着西溪而去。
董家舍在西溪北侧,匡庐在西溪南侧,两地相隔并不近,但董永并没有穿镇而过,而是绕了远路,因为人烟稀少,反而能够放开身影,御风蹋草,比近路快了许多。
寇师是经学大儒,在江左内外都是声名远扬,故而千里迢迢前来求学之人数不胜数。匡庐乃是寇师传业授道之所,董永此前也曾在此求学,还算是众生里的佼佼者。
匡庐乃是由竹木搭建的草庐,虽并非金砖玉瓦,但却是广陵郡读书人皆向往之地。寇师在此处讲学十年,门生遍布天下,既有商业魁首,亦有经学新秀,在朝中任职者更是数不胜数,由此可见他的影响力能有多大!
匡庐之前,竹林瑟瑟,溪流潺潺,一群白衣博冠的士子正围着溪水席地而坐,曲水流觞,吟词弄赋,一片风雅之景。
董永行上前来,那些士子纷纷吐话头,向董永忘来,不仅因为是他们的学长,更是因为他仙师的名头,虽然也有人对所谓的仙师董永很是不屑,却也不愿做那出头之鸟。
竹林尽头,一位长须老者席地而坐,他脸上皱纹堆积,已是十分苍老,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的盯着面前的炉火。
红泥小火炉,其上的紫砂壶中水汽蒸腾,清香传来,乃是茶叶的味道。
董永静静的坐在寇师的面前,不发一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主的金主
万圣归来
龙纹战神
迂一迁之义忘失师
玉仙缘
镜观其变
旷世兽王
神权天降
王者废婿岳风柳萱
重生之末日天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