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苏边境战争(3/6)
个轮子装着的m1910马克沁重机枪也终于推了上来,不时,这ting老马克沁重机枪,冒着白sè水烟终于开火了。
而离呼代里河岗哨七里多的简易公路上,六辆加装了防滑链的中**用卡车正装载着两个排的边防军火速赶往呼代里河岗哨。
边防连连长李山河根据边防条例,下达的是二级边防作战准备,仅次于全面边境战役的一级边防作战准备。一级边防作战准备除了与来犯敌人展开全面战斗外,还要进行大范围的民众撤离。
而作为二级边防作战准备,这两个排带去的装备都是边防连最精良的,比如26年式轮式步兵炮,就装去了2门,迫击炮和机枪以及相应弹药的数量也足够进行一场连级规模的战斗。
作为杀伤步兵的大杀器,行动部队也带去了两ting32年式高射机枪。
当然,作为最最必要的装备,反坦克炮和反坦克火箭筒,两个排的部队也带了一些,虽然不多,但足够前期坚持战斗了。
这是中苏边境应急反应条例中,规定边防部队在边界冲突中,必须携带的装备,否则,如果遇到苏联人的坦克,即便它们再落后,也不是人肉可以挡住的。
当然,这不代表人民军需要拿步兵去对抗他们的坦克,只是中苏双方的做法都差不多,坦克放在靠后一些的位置,除非某方突袭另外一方,否则第一时间爆发的,依然是步兵战斗,充其量进攻方调动少量坦克参战。
两个排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杀气腾腾地直扑呼代里河岗哨而去。几里路,不过是几分钟的时间,转瞬将至。
几乎与此同时,在苏联一侧,同样的一出正在上演,而且从行动规模来看,更像是一场有预谋的军事行动。
“嗤”
紧急的刹车声后,几十辆老旧的苏联卡车上跳下来近一个营的苏联红军,穿着长长的厚军服,苏联红军有的甚至看起来还没有完全睡醒,老少皆有,体质很差。在红军政委的指挥下,虽然整体素质较低,甚至红军政委自己本身也没有什么指挥经验,但这个营的红军还是很快地呈战斗队形展开,向中苏边界的那个红军排支援而去。
他们不是最精锐的苏联红军,但却被政委鼓动去和中国人战斗,他们被告知,中国人虽然有步枪,但依然是落后和野蛮的,他们不过是拿起了武器的满清后裔,苏联红军将向当年打败他们一样,轻易地打败他们。
在呼代里河边境战斗打响正式三分钟后,méng古警备区司令员,刚刚起chuáng的共和国人民军少将徐树铮就得到了报告。
“报告徐司令员,凌晨5点31分,在呼代里边防哨所,两名苏联红军军官叛逃我国,被呼代里河边防军成功抓捕。随后,苏联红军在收到警告后依然首先开火,我方予以坚决还击,目前我方依据边防工事尚无人员伤亡,交战五分钟,击毙击伤苏方约十余人。我边防连两个排的部队,刚刚抵达哨所,苏联方面有大量援兵出现,预计战斗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中国人民军méng古警备区司令部,警备区的值班参谋正在向司令员徐树铮报告。
“嗯?苏联人终于动手了。”
五十多岁的徐树铮,犹如一头附骥的老牛,乍闻战讯,非但没有怯弱惊慌,反而犹如期待了很久一般,笑着下令道,“很好,按照既定的对苏应急方案,将情况上报军部,同时,协调空军出击,迅速mo清敌情,对我边防守军予以支援。另外,立即调动驻扎sè楞格市的133边防团向呼代里方向运动,驻库伦之机械化步兵师第11师立即进入sè楞格市,作为主力部队。另外,第第第34师进入二级战斗准备状态。”
为了防备苏联,人民军在méng古的军事力量也很庞大,驻有两个军,六个师,其中一个是精锐的机械化步兵师。按照人民军的编制,这是一个半坦克师,装备精良,算的是精锐部队。
按照人民军条例,各地边防驻军归国防部统一调派,战时由警备区司令员负责统一指挥,这样既避免了山头主义,又有利于战时的国土防御作战。méng古的情况非常特殊,所以它的边防军阵容显得很庞大,不算其他部队,光是这六个正规师,就达到了近十万人的规模。
当然,在méng古对面,则是更庞大的苏联红军——西伯利亚军区。
自从1925年被西南特种部队营救后,徐树铮就彻底抛下了北洋军上将军的包袱,当上了当时西南军的一名营长。虽然看似军职低微,但在那时,整个西南军的规模也不大,作为一名旧军将领能够出任营长的军职,已经是非常受重用了。
而且,凭着多年的带兵打仗经验,再结合在新军队的学习,徐树铮进步很快,以48岁的高龄进入华夏军校,完成了在职军人的学业,取得了‘良’的毕业成绩。军校校长蔡锷对他的评价是:老而弥坚,未来有希望成长为人民军的中坚大将。
由于带兵出sè,作风够硬,政治上也很忠诚于复兴党,徐树铮很快被提为师级军职,直到彻底解放méng古,他被提名为méng古警备区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尊你们惹不起纪扬苏弱水
东汉末年立志传
回档少年时
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
穿越斗罗的裂空座
末世爸爸
无敌小民工
闲唐
霍少宠妻甜滋滋
无盐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