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五章 两虎相争(1)(1/2)
刘备军击败张任,复夺两个营寨,黄忠和魏延两人引军,已经追到雒城城下,两人在离城十里处扎下两个营寨,互为犄角之势。>
次日,刘备留下一千军马看守营寨,亲自引兵直来到雒城,安营扎寨完毕,让魏延黄忠东门下搦战,吴懿按兵不出。>
刘备下令强攻城门,但吴懿派吴兰、雷铜严密防守,尽管黄忠、魏延亲冒矢石,多次攻上城头,但并没有打开突破口。>
攻到第四日,刘备嫌东门狭窄,施展不开兵力,亲自提一军前去攻打西门,令黄忠、魏延继续在东门攻打,留南门、北门,放蜀军行走。>
雒城南门一带都是山路,行走不便,北门之外是涪水经过,拉起吊桥以后就无法进兵。>
因此,刘备就算军队再多,也无法彻底围困雒城,这也是刘璋派刘循坚守雒城的原因。>
张任败回雒城以后,吴懿也没有责备他,又让他回到西门防守。>
他在城头望见刘备在西门,骑马往来,指挥打城,心里就一直在琢磨定计,想要算计刘备。>
在他看来,如果能够俘虏或者杀死刘备,就能够彻底解除威胁。>
看到刘备从辰至未,一直在奔忙,人马渐渐力乏。张任思得一计,连忙找吴懿献计。>
吴懿听张任说的天花乱坠,但他不认为刘备如此轻易就会中计,但他还是让张任领兵用计。>
张任让吴兰、雷铜二将引兵出北门,转东门,挡抵住黄忠、魏延往西门之路,让他们无法支援刘备。>
张任自己却引精兵数千,悄悄出南门,转西门,迎击刘备。>
城头上,张任选拨民兵数百,在城上擂鼓助喊。>
刘备领军攻打一日,士卒疲乏,看到已近黄昏,就要退军回营,准备明日继续攻打。>
攻城军士刚退下来,城头上鼓声响起,喊杀声震天,从南面转出一彪军马,朝刘备军追杀过来。>
刘备军正在撤退之际,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军队顿时大乱。>
张任冲开败兵,望着刘备所骑的白马赶来,要捉刘备。>
黄忠、魏延,远远望见张任领军攻击刘备,待要领军前来支援,又被吴兰、雷铜死死挡住,两下不能相顾。>
刘备素知张任武艺高强,料敌不过,待要退往东门,退路又被败兵堵塞,慌不择路,拨马往山僻小路而走。>
张任打定主意要擒贼擒王,对那些败兵不管不问,只是紧紧盯住刘备,从背后赶来,眼看越来越近,但张任也害怕是刘备之计,不敢太过大意。>
刘备独自一人一马,张任引手下数名小将和数十名卫士骑马赶来。>
玄德正望前尽力加鞭而行,忽前面山路又有一彪军转出,刘备心中暗暗叫苦:>
“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天亡我也!”>
但刘备武功不弱,虽然形势危急,他也不想走回头路,就快马加鞭,想要硬闯过去。>
刘备走到近前,看到来军当头一员大将,却是三弟张飞,心中大喜。>
张飞与严颜从巴郡过来,刚好走的是这条小路,望见前头尘埃起,知道是大哥与川兵交战。>
张飞让过刘备,当先迎向张任,两人交战不到十余合,背后严颜引兵大进。>
张任料敌不过,以为是中了埋伏,他手下兵马又少,只得火速回身退走。>
所幸张任追赶时间并不长,返回城下以后很快收拢军队,下令鸣金收军。>
张飞引军一直赶到城下,张任不敢迎战,领军退入城中,关闭城门,拽起吊桥。>
张飞安排严颜安营扎寨,自己回见刘备,一起回到刘备营中,诉说别后之情。>
张飞知道诸葛亮和赵云尚未到达雒城,不由大喜道:>
“诸葛军师溯江而来,尚且未到,反被我夺了头功。”>
对张飞这么快从陆路赶来,刘备也非常惊奇,问道:>
“山路险阻,三弟一路过来,难道没有蜀军防守关隘,怎么能够长驱大进,反而比乘船的军师先到于此?”>
张飞满面笑容,非常得意的回答道:>
“从荆州出发,于路共有城池、关隘四十五处,镇守将士过万,我于路并不曾费分毫之力,能够如此快到达此地,皆出老将严颜之功,”>
这次义释严颜之事,是张飞的得意之作,正要找人分享,一见刘备问询,哪里还能够忍得住,就与刘备一起,从头细说了一遍,虽然没有添油加醋,但也引人入胜,听得刘备高兴不已。>
严颜扎下营寨,来见张飞,张飞引严颜见刘备。>
刘备非常高兴,拱手对严颜致谢道:>
“若非老将相助军,吾弟安能到此?”>
刘备收买人心很有一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娘子要翻天啊
神雕惊雷
表面圣母
大秦开局震惊诸子百家
倾世明珠
默默等着你
宋时归
旧时光里说爱情
最佳豪婿
随身空间在六零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