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82章 李承乾是破鼓(2/2)



“夫子,学生斗胆了!”李承乾咬牙道:“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此乃三纲,孟子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妇和顺。

父子所言,对我大唐女子,实实在在是不公平。”

孔颖达这才抬起头,似笑非笑道:“何解?”

李承乾小脸通红,硬着头皮道:“学生曾听闻,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只有阴阳调和世界才能安定,阳重阴必重,阴轻阳必轻。阴阳不调必然天下大乱。

男女皆是我大唐子民,何分男女老幼?

故《易》赞乾坤之元,《诗》列关雎为首,《春秋》讥不亲迎,重妃匹也。墨家在《墨子·非儒篇》认为其‘颠覆上下,悖逆父母。’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

孔颖达怔然,旋即笑道:“《三字经》你倒是背的熟,这句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就是出自《三字经》,这些悖逆的道理,这世间也只有一人能说敢说,殿下能活学活用,倒也不算愚钝。”

李承乾想哭,我这都是被逼出来的啊,明天父皇案头弹劾我的奏表还不知道有多少呢,都是这张嘴啊!这应该不算大错吧?

当然不算大错,最起码孔颖达不认为是大错,他一直认为儒家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尤其是在书院教书了这么长时间之后,愈发喜欢书院开放的气氛,对于儒家也开始反思,就算是对自己的书,也开始重新校订,这话从太子嘴里说出来自然不合适,老孔觉得,可以写进自己书里,就当是为太子挡灾了。

太子需要挡灾吗?显然不需要,李承乾如愿在自家老子案头看到了一大摞子批判自己的奏表,每本都有理有据,甚至大肆批判太子妄言,李承乾摇摇头,这都是小事,自己早就习惯了,父皇也早就习惯了,他现在有种每天不被弹劾就不舒服的感觉,看着这些奏表就有些开心。

其实那些御史言官也是闲极无聊,这年头弹劾楚王有生命危险,一不小心就没了脑袋,君不见各国公家的公子乎?所以太子不大不小,正合适让他们发泄无处宣泄的精力。

当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满堂和气!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那年刀锋正寒 裂天空骑 穿越之农女难当 肝帝的乙女恋爱游戏 射手凶猛 铁路大时代 异常生物收容所 大明第一县令 魔帝 我的末日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