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山长人选(1/2)
“启奏陛下,此事臣尽知!”魏征沉声道:“烟波荡乃是新城,楚王言,此城乃是我大唐第一座纯商业化城市,虽然现在还有一些田地用来耕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田地会逐渐规划成园林、房产、休闲场所等等。”>
李世民不耐烦的道:“朕问的是赋税,谁让你说这些了?”>
魏征不卑不亢的道:“我大唐的田赋制度称为、租、庸、调。田赋制度比汉定额更轻,说得上是一种轻徭薄赋的制度。而且项目分明,有田始有租,有身始有庸,有家始有调。>
大唐的商税,定为三十税一,而且对商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凡从事商业活动,都需得交税。>
但是臣等研究之后发现,这样做是有很大的漏洞。>
比如楚王陛下制造玻璃器,千金难买,但是我们收税,是收玻璃器的原料沙子的税。>
三十税一,实在粮食的基础上计算的,无形之中,国家就流失了很多财富。>
楚王建议,我们收实物税,按照商品的分类、价值、产地等等,进行核定税率,这样才比较合理。”>
李世民愣了半晌,许久才问道:“轻徭薄赋,莫非是错的。”>
长孙无忌立刻出列,苦笑道:“陛下,轻徭薄赋绝对没错,错的是我们把暴利商品与粮食价格挂钩了,玻璃器就是个例子,一文不名之物,却能造出精美绝伦之器,本就是例外,如今烟波荡重新指定商税,商人们反而趋之若鹜,可以看出,大唐的税法还需要重新厘定才是。>
臣以为,此事由魏公负责最好。”>
李世民想了想摇头道:“事关重大,容后再议,既然烟波荡实行另一种税法,那就继续实行,看看效果再说。”>
李宽心里哀叹一声,这么重要的事情,都要容后再议,显然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自己呢,显而易见,烟波荡能让皇帝以及群臣觊觎之地并不多,大多数原本就是他们的产业,那么他们盯上的,自然是这座书院了。>
怪不得今天来的人,那些武将都是一言不发,在那里看风景看的投入的很,反倒是这些文臣,一个个你一言我一语的,蹦哒的厉害。>
“西楚儿,朕的国子监刚刚成立,如今内有三千学子,个个饱读诗书,满腹学问,你以为如何?”>
李世民斜着眼睛,笑吟吟的问道。>
李宽低眉顺眼,小心翼翼的道:“国子监学子,自然是国家栋梁。”>
“言下之意,你的清华书院将来会超过国子监咯?”>
李宽看了看渭水,波光粼粼,美景怡人。>
“那得看陛下怎么看了。”李宽头也不回的道:“国子监生自然是满腹经纶,但也只是满腹经纶而已。”>
李世民闻言哂笑,指着李宽对群臣道:“这小子看不起朕的国子监,认为学子们在国子监除了读书,没有别的本事,诸卿以为如何?”>
众人不答,看河水的看河水,看白云的看白云。>
李宽知道这句话其实是问自己的,他当即道:“百无一用是书生!”>
一言惊掉满地的下巴,众人惊愕的看着李宽,萧瑀、孔颖达怒目而视,须发皆乍,马上就要发怒。>
李宽慢悠悠的道:>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世上有千种职业,唯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固然有些读书人虽有满腹学问,可惜有志难伸,空有一番豪情,却完全没处发挥。>
书生五谷不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无缚鸡之力,只能靠读书博取功名,如功名考不上生活即成问题。>
不懂人情世故,固守死理教条。虽然知道别人是不对的,但不会,不说,缓点说,迟点说,挑场合说,挑时候说,別人难堪自己难受。书永远有用,才华永远有用,知识永远有用。>
一个人读书好,即使倒背如流,而不能举一反三,不付诸实践,就成了死读书,读死书,没有用。二是一个人因为将书读到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能力,社会适应生存能力,读书读成了傻子。”>
“所以臣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嘿嘿!”李世民怪笑道:“诗是好诗,就是这番道理实在是歪。”>
李宽呵呵笑道:“陛下,今日是什么章程,还请示下,不然臣猜的累,您说着也累。”>
李世民哑然,这年头大家高来高去习惯了,说句话恨不得让人猜出八个意思来,才显得自己有能耐,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实在是有 份。>
所以说还是武将够意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撞了南墙就回头
名门军宠:我家萌妻超凶的
极品驭灵师
医者为王
重生之我为邪蟒
仙道魔道
诡异卡牌刻录师
神医狂妃:九皇叔,放肆宠
圣炉
邪王霸爱:废材嫡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