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一章 远道而来的“舅母”(3/4)


“民女许方氏。”女子回道。

“这也太见外了。健儿,她是来送礼的,你看看这礼单,你要是接受的话,那二娘便代你现收下了。”

韩健心中满是疑问。

这个许方氏的来历自不多说,本身是北王府的人,便是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毕竟随许方氏来送礼的人。都是身着北王府特别的军服。别人再眼瞎,也不至于耳背。现在洛阳城又无戒严,这些事还不是很快要传遍整个洛阳甚至是江北?

“不看了。二娘负责便好。”韩健笑了笑道。

“我就说,健儿最识大体。”韩松氏笑着称赞一句,转而看着许方氏道,“方妹,不知令公子而今可还好。当初曾有一见。不过是你派他到江都去做生意,那时我还多帮扶了一些。”

“还是松姐姐有心了。”许方氏笑着说道。

两人好像唠家常一样,开始说一些与这次送礼无关的事。却让韩健知道了大概的一些事。

这许方氏,并非是北王府的官宦出身,而似乎是商贾。只是因为与北王府走的近。这次送礼的事才会由她来代劳。而许方氏跟韩松氏的具体关系,韩健还不能去查知,毕竟这涉及到“历史遗留”问题。当初韩松氏的家庭背景,韩健多少有了解,但韩松氏字洛阳城为女官时跟什么人走的近,这个便不好查,也根本无从去查。

韩松氏大概是想到将韩健晾在一边不好,笑着说一句道:“健儿,别怪二娘与旧人多说两句。你这方姨,曾与我乃是宫中女官时旧识,后来她嫁去北方,这也有多年没相见。”

韩健这下更费解了。

原本还是“舅母”,现在又成了“方姨”了。到底是韩松氏通过许方氏的丈夫才跟许方氏有联系,还是因为许方氏认识的她的丈夫,这个问题令他有些纠结。不管怎么说,这是个有夫之妇,而且儿子好像也挺大了,至少能外出做生意。

至于这许方氏的儿子何时去江都做过生意,他也无从听闻,想来可能是前几年的事。但问题又来了,这许方氏看起来不过三十岁左右的模样,韩松氏也称呼她为妹妹,那也就是说,即便许方氏十四五岁便生儿育女,现在儿子也不过十六七岁。前几年便能从北川远途到江都去做生意,这许方氏的儿子也够“早熟”的。

或者,韩健换了个角度去想。也许这一切,不过是许方氏跟韩松氏之间的说辞,根本这两个人之间,并未有那么多的联系,只是为了欺瞒他,让他觉得两人是旧识,这样收礼的事也就顺理成章。韩松氏不过是想报复杨瑞的擅作主张,也有要让韩健彻底背离朝廷的意思。

其实在暗地里,韩松氏已经跟韩健说过这层面上的问题。韩松氏认为韩健没必要一直归附于朝廷,现在东王府气势正盛,就算而今缺兵少粮,也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只要等这粮食收上来,再筹划个一两年,平定北方并非难事。这么好的机会,也就不必要再去扶持一个旧有的政权。

当然这一切被韩健所否定。不是韩健对杨瑞感情深,不想去篡位,而是韩健觉得当一个皇帝太累。他还是想安下心来做做自己的事更惬意一些,不过他也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身为帝王者,不能对他平静的生活有所干涉。这种情况下,似乎让自己的女人来当皇帝,才是世上最放心的事。

“二娘说是旧识?”韩健还是提出来自己的疑问,笑道,“可不知这位……方姨的相公,乃是何人?”

韩健不知该怎么形容。

这问题问出来很尴尬,是亲戚,却从没见过面。但也许根本就不需要见面。就已经能攀上亲戚,在这注重乡土和宗族的时代,这种事并不鲜见。只要是同一个姓,五百年前是一家,那也是分外亲切。甚至也有同姓不婚的原则,这就好像在说。同姓的都是兄弟姐妹,连成婚都不可,这有多亲也能觉出一二。

“民女先夫早亡。”许方氏一笑道。

韩健心说,这倒跟洛夫人的情况很相似。

不过洛夫人那根本只是一种说辞,本身虽然二者都是经商的,但显然这个许方氏没洛夫人那么有名气和威望。但复杂的背景上,却也是大致相当。

洛夫人背后有西凉旧部,还有他东王府。而这许方氏则与北王府走的近,否则杨科怎么会让她过来送礼?或者许方氏真与韩松氏有多少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已经很淡漠,只是韩松氏需要这么一个契机来表达自己要与杨瑞背离的态度,才会选择来收礼,对于韩健的说辞,便是这是故人来送礼,而并非与北王府有什么联系。

“哦。”韩健点头,却也没再多问。

既然大概猜到韩松氏动机不良,他再问下去也是徒劳。除非他是想在这许方氏一个外人面前。跟韩松氏撕破脸。本身跟韩松氏关系不和也非明知,而且韩松氏虽然在一些事上固执。但终究是为东王府考虑,也是在为他日后执掌东王府甚至是执掌天下所考虑,怨不得她。

韩健人是少年,但心已苍老。一些事看的透彻一些,也就没那么多话说。

“二娘与故人相见,我是否……要回避一下?”韩健问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幸孕甜妻:娇妻,不准逃 鲜血领主 春莺来信 火星红娘 无良狂妃:纯禽殿下好腹黑 修罗弑天 网游之不落的黄巾旗 极品农家 快穿之宿主A爆全场 这个书生有点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