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节军衔(2/4)

宣传鲁山,在全社会培养和树立尚武风气,让军队系统的英雄模范人物成为青年们学习效仿的榜样。要彻底扭转自宋代以降社会重文抑武的风气。这件大事事关国家前途,必须抓紧抓好。在这个前提下,军衔制的设置评定却要从低从严,要给军官们留下进步的空间。假如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故,国防军投身于世界范围的大战争,我们再修改军衔条例嘛。”

会议结束后。龙谦将会议纪要批转给师长以上将领以征求他们的意见。封国柱、程二虎、叶延冰、蓝心治、胡宗玉、石大寿、吴念、熊勋等将帅均对即将实行的军衔制感到振奋和期待,认为军衔制的实行标志着国防军正规化建设的进步,有益于提高军人的荣誉感。对于军衔等级的设立等技术细节,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设立大元帅军衔的要求,认为该军衔既是最高军衔,也是最终军衔,除了蒙山军的缔造者,无人有资格享有该军衔。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特定的,一次性的军衔。

“如果司令不出任大元帅。对全军的士气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胡宗玉这样写道。

根据主要将领们的意见。国防部及总参谋部最终确定的军衔制为六级十七档,取消了原方案中大元帅与一级上将两种军衔,但增加了准将一级。

龙谦回京后的第三天召集了一个主题为军衔制的高级别会议,除了国防部、总参谋部这两个军政军令系统的主要首脑外。政府、议会、海军、联勤总部及卫戍区的主要首脑都参加了。军衔评定小组的成员自然也参加了会议。王明远在通报意见征集后。最后通报了军衔制的设置、评定及授予系列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

设置军衔序列是最简单的,评定则复杂的多。解决了序列设定后,王明远牵头的工作小组已经拿出了军衔评定的实施细致。以现有职务为基准,同时参考军龄和战功两个因素。会议的重点是讨论评定细则。

在讨论开始前,龙谦就实行军衔制讲了话,他在阐述了实施军衔制的意义后,讲了四点意见。

第一,他对军衔工作小组一年多来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这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也是一件得罪人的事。你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使得我们可以坐在这里讨论确定了。我建议明远对于参加这项工作的同志们进行专项嘉奖,并给与现金奖励。”

第二,自己绝不出任大元帅一职,“这个,绝对不要再说了,我知道大部分老战友的心情,但情况变了,我们即将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家,废除终身制是其主要特点,军队要适应这个变化。所以,军衔制中不设大元帅一级了。这个军衔,我不要,以后也不会有人要了。”

第三,活着的,不授元帅。在座的很多将帅为新中华的诞生立下了大功,注定是要写入历史的!西沽对八国联军的血战,白岭支队在黑沟台、沈旦堡的战功,时俊、延冰指挥的德州战役,大寿、熊勋、范德平、盛光等人指挥的锦州战役,封国柱等人指挥的长沙、汀泗战役,王明远平定东南,蓝心治、吴念向西南及西北的进军,奠定了蒙山军全国胜利基础。而司徒呢,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是优秀的总参谋长啊。还有宋晋国、连树鹏等后勤战线的元勋们,一样是功勋卓著。授他们元帅该不该呢?完全应该,开国元勋嘛。但是,我还是不主张授他们元帅军衔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夺取政权的胜利其实很渺小,后面的大仗、恶仗还很多!你们要相信,当十年后,二十年三十年后,再回头看我们现在的功绩,其实很渺小,不值一提。元帅军衔给你们留着,等你们再建大功特别国战的大功的后授予,那样更有意义,更令人服气。但这次还是要授一名元帅的,授给谁?我想你们不会忘记蒙山,不会忘记遥远荒凉的唐努乌梁海,我应为,元帅军衔应当追授给他。”

鲁山!王明远,宁时俊及程二虎的眼睛湿润了,尤其是封国柱这个曾长时间担任鲁山副的人,立即被浓烈的怀旧情绪所笼罩。鲁山的战功,才华以及对龙谦的忠诚都应列蒙山军诸将之首,可惜天妒英才,在开国大典的同日阵亡于蒙古高原了。

“鲁将军山殁于国战,授予元帅的理应是他。”司徒均站起来道,“我不能与鲁将军比,也不能与明远诸位将军比,元帅一职我担不起,便是上将也高了。”

“司徒总长的话我同意一半。”宁时俊道,“我们谁都不能跟鲁山比。司令考虑的很周到。但司徒总长不仅协助司令指挥全军有大功,在创立军校和军队正规化上也有大功。授予上将军衔是必须的。如果总参谋长这个军队大脑都不授上将,其他人也没几个有资格接受此军衔了。”

“好好,”方声远笑道,“两位将军的话很是。但是有一条,不少军队的高级将领出任政府要职,他们授不授军衔呢?”

“这就是我要强调的第四点。凡是离开军队的,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我的刀客塔是调查员 溺宠亿万千金 全能后勤兵 凶灵搜索引擎 遇上更好的你 云中月雾里花 狂龙刀魔 邪王,给本妃生个娃 最强基因 苏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