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建国之前第三节汀泗二(2/3)
降,做了第三旅的俘虏,第一师从武昌带来的辎重全部落入第三旅之。
骑马逃跑的黄兴、林述庆、孙武等人逃过咸宁,天已经黑了,里的兵越来越少,只有还算完整的一旅一团跟着他们,不过也逃散了三成兵士了。林述庆整点部队后对黄兴说,“我对不起总理,对不起第一师的将士们,请大帅速回武昌,组织第二师转进江宁,以图后举。我就在这里挡住敌人。不然,我们都要葬身于此了。”
黄兴情知林述庆做了拼死一战的打算,但眼下也只好如此了,“你多保重,留着有用之身,我们重新来过。”
率军南下时的万丈雄心已灭,自己还是不自量力了……林述庆留下一团,就地构筑工事。“弟兄们,咱们就留在这里,掩护黄元帅撤回武昌,那边还有第二师,革命并未失败,我跟你们在一起,不走了。”等黄兴走后,林述庆最后动员了部队,但官兵们早已没有了战意,每个人都垂头丧气。疲惫。饥饿以及绝望笼罩了残留的民军。
当夜战事再起,猛追上来的三旅八团与断后的民军第一团再次发生交火,不过很短暂,已经串联的第一团部分官兵袭击了林述庆的指挥所。交战中林述庆中弹重伤。第一团临阵倒戈。投降了蒙山军。汀泗战役就此结束。古小林迂回之第七旅未能截住黄兴,古小林带领的前锋团第十九团占领马鞍山已经是22日凌晨,那个时候黄兴和孙武已经通过了预定的拦阻线。逃回武昌了。
是役,蒙山军第一师歼灭了由原新军第九镇改编的民军第一师,毙敌一千五百余人,俘敌四千九百余人,其余都逃散了。
落入蒙山军之的林述庆伤重不治而死。
因地形所限,封国柱展不开更多的兵力,主攻汀泗镇的蒙山军第一师第三旅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主要是七团九团两个团损失严重,初步统计该旅阵亡官兵六百二十余人,伤者倍之。该旅随即被就地转入休整,未参加随后进攻武昌的战斗,将进攻武昌的荣誉让给了三师七旅。但经此一役,第三旅成为蒙山军头号主力旅之一,第七团被总部授予“汀泗团”称号,以表彰其勇夺关隘的战功。这是蒙山军第一个以战役地点授名的团队,第七团官兵此刻尚未真正理解获得此种荣誉称号的含义,享受待遇是在多年之后了,他们的后辈最终明白,团队的荣誉称号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民军第一师在蒲咸一带大败的消息传至武昌已是9月22日下午了,是黄兴带回来的——在没有无线电的当今,前线失败的消息传播一般是经过老百姓而不是军队,黄兴的战败破了这个例。
汀泗镇大败印证了孙武对战局的预测性分析——黄兴南下督战后,孙武向宋谭等人分析了战局,认为绝无战胜之希望,“如果失败,第一师很可能在对的追击中被歼灭。这当然是最坏的解决。如果保险,应当派遣一支军队接应,比如在纸坊或者山坡布置一道防线以期接应。”
武昌的被同盟会控制的军队只有一个第二师,师长还被黄兴兼着,正在招兵扩充,以期达到两旅四团的规模。部队分散在汉阳及汉口,其中主力置于汉口刘家庙以北,做出了向北防御的态势。就在黄兴南下蒲圻、咸宁督战第一师的时候,确认进入河南切断了芦汉铁路线的山东军第七师南下了。如果要防守来自北方的威胁,作为南军,最好的地点莫过于鄂、豫两省交界的武胜关,但度量行程——且不说第二师能否使用,占领武胜关关上湖北的北大门已经来不及。黎元洪极力反对这个由孙武首先提出的计划,于是作罢。不过两三日时间,第一师完了,黄兴和孙武几乎是只身逃回武昌。
至此,武昌陷入蒙山军南北夹击中。盘算兵力,这仗是无论如何不能打下去了!
逃回武昌的黄兴一筹莫展,求救于孙文。忙于“建国”的孙文哪里有兵可派?他还等着武昌的银两接济中央呢。
“既然如此,只有一条路,撤往东南。”孙武再次建议,“按照大元帅所言,南军不日即至,要想保住第二师这支革命武装,必须快。否则就来不及了。”
经汀泗一战,黄兴初来武昌的豪气已经输得干干净净,想起林述庆的叮嘱,似乎也只有这一条路了。
孙武的意见无人反驳。此时再无人提出对抗蒙山军的豪言壮语了。谭人凤强压火气,几次在宋教仁严厉的眼神暗示下没有出声,心里早已懊悔的要死。假如孙文在上海不要贸然宣布建国,假如跟龙谦的特使好好地谈出一个章程,局面何至于此?瞧现在这个样子,龙谦定是抱了武力统一全国的念头了,就算将第二师带至江宁,难道可以凭籍东南以抗全国吗?
但黄兴眼下的神态确实可怜了,谭人凤对黄兴很是存了好感。黄克强此人是个实干家,为了革命大业提着脑袋奔波了十几年,现在责怪于他,实在是过于残忍了。&n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降美男:医女驯妖夫
我最败家我怕谁
我用阵法补天地
俗人投机者
重回今生
重生后我渣了前夫狗皇帝
超能科技帝国
又梦君归处
末日进化乐园
南天林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