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东北局势三(2/3)
,我那时并未下定决心,虽然我承认龙谦治军海内独步,第五镇早已是宇内强军第一了。但是后来,我才认定可以救中国者,非龙谦莫属。到了现在,你还不肯坦承自己的身份吗?”
段永清长长舒了口气,“蔡处长,您何以怀疑我是蒙山军的人?”
“若是论北洋对蒙山军之了解,我若是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你身上有太多的蒙山军的影子,甚至连敬礼的姿势都一样。不过,除了我,没人发现这点。所以,你不必紧张。还有,那天你说你去探视你生病的母亲了,我了解过了,你母亲根本就没有病!老太太没有跟你提起吗?”
“她,她老人家只说是有个官长来过……”
“那就是我!你跟我要北洋在山东的部署,我就知道你是蒙山军的人。”蔡锷严肃起来,“在你将情报转出去后,袁大人的攻击就困难了。认知情报对于军队重要姓的,还要说是你家龙大帅。我估计过,即便袁某人夺下德州,也无力攻取济南了。山东打成胶着,这盘棋北洋已经输了大半,如果关外再出乱子,我看龙谦甚至用不着他的江南主力就可以击败北洋了。怎么,到现在你还不信我?”
“不敢。蔡处长您认为我军在关外将如何应对?”
“这个却难。最妙的是等第六镇进抵奉天附近时奉天发生兵变,后路又被断绝,那样,只凭着留守京师的混成第一协无论如何不能守卫京师,只能从山东撤军。那样的话,别说与龙谦在武昌争雄,便是京师也难保了。而且,由于关东出事,清廷连撤往热河的可能都没有了……”
“那,如何才能使二十镇生变?”
“张绍曾和吴禄贞!别人不知道,我可知道。他们如果不抓住这次会,也枉称士官三杰了。”
蔡锷与蒋方震、张孝准被称为陆士三杰,这个传说曾被蔡锷公开否认。北洋高层对于毕业于曰本陆军士官学校的蔡锷并不算重视,否则就不会不让他下去带兵了。但张绍曾和吴禄贞也有三杰之称,却是段永清第一次听说,不过,蔡锷没有跟他解释,段永清也没问。
“如果你有办法与北面取得联系,一定要将消息传过去。昔**家龙大帅曾说最痛恨内战了,损耗的都是国防力量。这个话我可一直没忘!不要朝张绍曾的部队开打,派人联系他们,你不成,必须有鲁山的亲信方好。”
“这却难了,如果在京师,我尚有办法……”说到这里,段永清总算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难怪你不愿意前来。这样吧,我来想办法。”蔡锷皱眉道。
蔡锷尚未想出如何将段永清派回京师,奉天已经乱了。就在他们谈话的第二天,良弼带了十二协以及镇台直属队出了榆关,进抵到高岭驿,前面传来了段祺瑞的紧急军报,说12号奉天发生兵变!张作霖自铁岭回防奉天的部队突然袭击了第二十镇司令部,张绍曾被扣,吴禄贞生死不明,三十九协部队已经失控,奉天彻夜枪声不息,唐绍仪跟张绍曾一样,不知下落,估计是被叛军所俘。
这真是晴天霹雳!良弼立即懵了,饶是他畅晓军事,一时间也想不出挽救危局的妙计来!显然,张作霖这个反复无常的土匪头子见势不妙,转投新主了!
良弼征求蔡锷的意见,蔡锷压下心底的疑惑,竟然说,“先让十一协停下吧?贸然出击,万一陷入伏击就麻烦了。”
这时要么坚定东进收复奉天,要么断然收兵回来,将第六镇集结于榆关一线,凭险挡住鲁山部向关内的突击,怎么能停在锦州一线观望呢?
不过,蔡锷随后给出了理由,“大人,锦州乃连接关内外之咽喉,地位极为重要。如果我军就此退出关外,大人如何向朝廷交代?如果贸然东进,敌情不明(确实至今未获鲁山部准确情报),实在是太危险了呀。”
当时段永清就在现场,听到这里,确认自己这位上司确实是心向蒙山军了。
良弼虽然认为蔡锷之言有理,但出于愤怒,并未采纳蔡锷的意见,他深知奉天失陷,关外局势即不可为,直隶将成为战场!如果鲁山大军西进,一个榆关是挡不住的,敌人可以从其他口子进来,当年连皇太极都可以做到的事情,难道三百年后却没人想得到?身为满人的良弼五内俱焚,大叫道,“老子跟他们拼了!传令十二协加速前进,十一协继续东进,消灭张作霖,将奉天给老子夺回来!”
段祺瑞可不这样想。自从接收到三十九协的溃散的骑兵,段祺瑞就知道奉天不保了!第六镇成为京师北方对着鲁山北方军的唯一主力,如果第六镇折损在奉天一带,还打什么山东!还打什么武昌会战的主意?!
十一协在锦州蹲下了,前出的二十一标又被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总裁的锁心恋人
重生之大梦七年
修仙:苟在药园种田求长生
女总裁的透视兵王
致命邂逅
[七五]寒笛夜华裳
青春在燃烧并熔化
转生成为异世界黑龙怎么办
夜半鬼怪时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