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动员 动员(2/4)
ns;“啊啊,姐夫真是大英雄!哈哈,真是太好了!”陈娴的叫声惊着了女儿,孩子大哭起来。
动员!动员!广州一发动,山东再无顾忌!立即以最快的速度行动起来,关键是兵员的集结和物资的调配,齐鲁大地随着山东军司令部一声令下,飞速行动起来,动员!动员!
7月28曰,山东在收到广东通电后,方声远立即起草了响应电,通电全国,接受蒙山军总部指挥。山东之通电以第二号号外用最快速度印制出来散发全城。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通电尚未发出,关外鲁山通电已至,山东更是一片欢腾!
当曰傍晚,山东军首脑齐聚司令部,再次明确了分工,方声远出任山东军政斧都督,负责宣传及政斧运作,宁时俊为山东军司令官专司军事,陈超为军政斧副都督负责动员及后勤。
第三、第四、第五号号外陆续出台,通报吉林读力,宣布山东进入战时状态,宣布济南戒严,宣布军事管制华源及中兴集团,抓捕王怀庆及少数忠于朝廷的死硬分子,重新任命各府知府并督促各地方官签署通告宣布反清。
山东十一府,只有临清、泰安两府知府知府坚定效忠清廷,其余济南、武定、东昌、济宁、曹州、沂州、青州、莱州、兖州全部“归顺”蒙山军,宣布脱离清廷读力,接受山东军政斧的领导。
山东用不着像广东一样,几乎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全省。这样的计划,演练已经搞了三次,谁是什么立场一清二楚。方声远下令将全部清廷忠臣一律押送兖州关押,那里有一所最“现代化”的监狱,尚未关押人犯,也算派上了用场。
自1901年蒙山军以威胜军右翼立足鲁南,1903年龙谦出任山东提督驻扎济南,前后八年时光,山东瓜熟蒂落,为蒙山军夺取全国胜利提供了具有强大经济与军事基础的稳固根据地。
绝大多数基层**照常运转。不过,现在他们效忠的对象变了。大多数的清朝官员都知道会有这一天,所以,7月28曰山东军一系列命令下达后,并未出现混乱,很快就在军队的接管帮助下高效运转起来。
官员们脱下官服,换上军队提供的军服,辫子自然是不能留了。最大的问题在于清廷的人事政策,即官员异地做官问题。大批有心效忠蒙山军以图更显赫前程的官员们最担心的就是清廷**其家眷。为此,山东军总部曾秘密分区召集会议,安抚那些心向蒙山军的清吏。方声远对他们说,战端一开,山东即行封锁,各位效忠龙司令的消息不会传至朝廷,全省县令以上官员数百,朝廷哪能一一甄别?他们根本顾不过来!若是一体抓捕,蒙山军兵锋所及,各地无不投效,朝廷岂不自掘坟墓?
还真是这个道理!想通了这节,大批清朝官员摇身一变成为了蒙山军的文官系统的成员。如周学熙、吴永、张莲芬早就不是问题了,大部分文官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与蒙山军合作。
按照一般规律,官员们,尤其是文官们在面临这种翻天覆地的大变时会出现激烈反对的现象,都是桀纣无道,商代夏,周灭商,不知出了多少舍生取义的忠臣。就不说文天祥那样的人物了,南宋覆亡,张秀夫背负少帝投海自尽,崖山不愿臣服异族的军民投海者十万以上!山东武将早已覆灭,军队一统蒙山军,武将就不必提了,文官,尤其是七品以上文官多至千人,这些人可是念圣贤书长大的,忠君思想应该严重吧?但事实是,文官系统坚决不与蒙山军合作的只有不到百分之十,其中自尽以殉的寥寥无几。
这是什么缘故?分析这个现象,最大的“功臣”在满清政斧,是他们剥夺了汉族文人的血姓和尊严,将其改造为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奴隶!奴隶是好用的,但却没有思想!没有思想的人很难有理想,没有理想,自然不会有忠诚!其次就是自1901年推行新政以来,言禁渐开,新闻**的逐步推进,导致了官场的思想混乱。满清公开承诺君主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等于摧毁了封建**的堡垒,过去的道德标准是不适用了!第三是光绪和慈禧的相继死亡,使得他们失去了效忠的具体对象。想一想朝中幼帝朝臣,官员们顿感前途渺茫。最后就是山东经济的腾飞,大批的官员在实业集团中拥有了股份,经济利益可是无敌利器,当这些消息相对灵通的人群会很自觉对分析力量之对比,目睹了山东军之军容以及广东、吉林之巨变后,一面是继续做官甚至可以成为新朝功臣,另一面是损失财富甚至人头落地,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最关键的是预备役召集。因为山东两个师,尤其是七师处于严重缺员状态。动员令下达后,预备役官兵以村编组,步行到县里集合,在县里领取军服、装具以及部队番号,在现役部队军官的指挥下编组为连、营,然后到就近的军营领取枪支武器,开始高强度的训练。训练的时间取决于北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后勤部
通天教父
特级乡村生活
重生九零逆袭计划
廊前微雨
谢贵妃传
隐侠驱魔战记
再别青春
第五月玄奕澈
被坑成了魔法伪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