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章两广风云第一节杨士骧进京(2/4)

庄自保为名训练青壮,让第五镇有了取之不竭的后备军。本次第五镇南征,征集民夫征一来五,乡民视第五镇为子弟兵,倍加爱戴,出人出力,踊跃万分,令我大为惊奇。你说,龙谦将根子深扎农村,谁能夺取?”杨士骧说了半晌,感到口渴难耐,端起茶杯猛喝,抹了把嘴,直觉还有许多事例还未讲出来。

“朝廷未必没有看到这一点。”杨士琦沉思片刻道,“不然,也不会小题大做,将第五镇全军调离了。依我看,越是如此,龙谦越难回返山东了。”

“龙谦是聪明人,此人目光之深远,不在袁慰庭之下。临走数次与为兄深谈,早已料到了。”

“什么?你说龙谦已经估计到朝廷会将其彻底调离山东?”

“是的。所以他希望将目前的政策延续下去。他低估为兄了,既然利国利民,为兄岂能囿于派别之争?”

派姓?怕是老袁早已将你视为叛徒了。杨士琦想了想,“兄长,据我所知,铁良可是看上了山东的军火厂子了,若是朝廷派人接,会当如何?”

杨士骧没有正面回答,“怪就怪朝廷吧,办新政,朝廷亡。不办新政,国家亡。两难。”

这话让杨士琦更觉心惊。这些年辅佐袁世凯,以进入中枢执掌更大权力为目标,却没有仔细想过新政与朝廷的厉害关系。憋了半晌,“兄长以为,龙谦能成事?”

弟弟的意思很明白。想法也很危险。杨士骧对弟弟热衷于帝王术有些担心,不过,弟弟已经不是他板着脸教训的年纪了,想了想说,“说实话,这个人我看不清楚。但是,朝廷绝不会轻易控制山东,更不会轻易拿走山东的兵工厂。便是德国与美国,利益纠缠,绝不会置身局外。而且,袁公自顾不暇,何必趟此浑水?”

“兄长,”杨士琦终于将话题拉回来,“兄长说的没错,朝局正面临千古未遇之大变局,我等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袁公实力,超过龙谦数倍,何况还有英国人的鼎力支持……便是将四镇新军交由朝廷又当如何?各级官佐,都是袁公一栽培。如今之世,有兵即有一切,龙谦看的清楚,袁公更是明白。以小弟之见,兄长此番进京,无论如何当去见一见袁公……”

“你来,是他派来的?”

“那倒不是。小弟正好来京公干,听说兄长进京了,岂有不来之理?”

“若是有时间,自然会去见他。若是没时间,也就罢了。为兄以为,我这个山东巡抚,怕是已做到头了……”

杨士琦再次吃了一惊,“兄长何出此言?小弟从未听到任何的消息啊。”

“朝廷召见我,定是为了山东实业之归宿。前者陆军部调拨军火,被周缉之言辞拒绝,坚持带款提货。铁良曾电示我斡旋此事,我又有什么办法?华源弹厂是私营,总不能公然抢夺吧?杏城,为兄自有主张,便是归隐乡里,这辈子也算够本了,不曾为祖宗丢脸。倒是你,还要好好考虑下自己的前程才是。”

兄弟俩的密谈进行的不甚愉快。在杨士骧等待召见的两天里,并没有袁世凯的消息。或许这位直隶总督并没有来京。杨士骧所见的都是京师故友,所谈的也不过官场轶闻,欢场风月。对于要紧公务,主客双方都只字不提。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里循上门求见。。

杨士骧认识这个澳国人,他是袁世凯的老朋友,曾与李鸿章有过交情。在京师官场算是个著名的人物,因为其居住地的缘故,连紫禁城以东的一条南北向的大街都叫成了莫里循大街。

莫里循来见杨士骧,提出想在杨返回山东时一同前往,山东近年风头甚劲,作为记者,理当实地采访才是。

这个要求,杨士骧自然一口答应。话题迅速转到山东实业,莫里循说,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表示,大英帝国希望在各方面,特别是军事工业上加强与山东省的合作,无论从资金还是技术,大英帝国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希望抚台大人促成其事。

杨士骧虽然不了解英、德两国越来越大的分歧和对立的真实情况,但就山东而言,德国与美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军火方面德国为主(火炸药主要源于美国),钢铁电力,现在又加了汽车,则是美国为雄。领导世界逾百年的大英帝国终于忍不住了……

对于莫里循的这个要求,杨士骧无法答应,讲了山东实业的基本情况,欢迎这位澳国人到山东做客,他可以代为引见华源及中兴的负责人。

腊月二十六下午,杨士骧在养心殿东暖阁接受了慈禧的召见。杨士骧希望见到的光绪帝并未在场,在场的是军大臣瞿鸿禨及陆军部尚书铁良。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妃本重生:倾城世子妃 斧传 盛宠凰妃 打假天王 豪门小老婆 娶一赠一,老婆别闹 七零甜宠:娇宝带空间撩糙汉生崽 这个宇智波过于谨慎 遁神 久违了,沐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