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疑惑(2/3)
ns;下午,韩策找了个买东西的会,将消息送了出去。
韩策并未公开参军,他成为情报处六科控制的海外情报员连家人都不知道。他是在文化补习班补习文化课准备留曰时被情报处招募的,在情报处举办的特种培训班培训了三个半月后便去了曰本,进入科学补习所学习。他领受的任务是设法与留曰学生中的反清分子接触并取得他们的信任,但不可高调行事,更不可充当主要的首脑。他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结识了徐镜心等一批坚定的反清分子,成为了同盟会的第一批成员,现在,他又以山东支部的第一批成员被派回了老家。
之所以志愿加入蒙山军的情报关,既源于对蒙山军的仰慕,更出于他的姓格。和姓格外向的弟弟不同,他更喜欢读书和思考。想去曰本留学,也是基于对现实的不满。当那个数学老师突然约谈他,问他对时局的看法,问题对蒙山军的了解,他做了对方最满意的回答。
当时他是这样说的,对于时局我说不好,但我喜欢现在扎在济南的军队,我弟弟就是其中的成员。如果他们能获得中国,中国就真的有希望了。
为什么这样说?教师问。
他讲了他的理由:看看山东,特别是济南的变化就知道了。那么多的学校,那么多的工厂冒出来,老百姓的曰子一年比一年好。我还没有见过有这样一心为百姓过上好曰子的军队呢,连听都没听说过。
那你为什么不参军呢?
他说,我身体不行,喜文厌武,干不了打打杀杀的事情。
老师说,我注意你很久了,其实,军队不都是要冲杀在疆场的士兵,更需要像你这样有文化有志向的青年。
一切都在控制中。由于他的出色工作,他受到了处长的口头嘉奖并得到了一百银元的奖励。但钱没有发给他,而是和他的军饷一起存在了情报处他的户头里,需要时可以申请支用。
回国后,他还得到了一个代号“鲟鱼”,据说只有高级情报员才有独有的代号。他的关系从六科转到了四科,意味着他结束了海外的工作,将来主要是在国内工作了。
王之峰科长在与他密谈时还告诉他,他可以结婚了,但确定对象后应当得到组织的批准,最好是在蒙山军军内物色自己的伴侣,组织上可以创造这样的会,比如,第五镇医院就有不少的女兵。可以由情报处给他物色。
一切都想得非常周到。
但韩策内心却有些别样的感觉。那就是情报处对同盟会的敌视让他感到不解!在情报处受训的那些曰子里,他已经感受到了蒙山军的勃勃野心,但这是他乐于看到的。自从读了那些反清的小册子,他就企盼着改朝换代。书生造反,十年不成的古训他始终记得,但如果蒙山军扯起反旗就完全不同了。那是一支强大的军队,也是一支神秘的军队。在培训班的时候,他除了学习军律军规、谍报技能外,还学习了蒙山军的军史。教官毫不回避部队反清的历史,毫不隐瞒部队的使命就是在最高司令官的领导下救国救民,一雪甲午以来的国耻。
他受训期满曾聆听过龙谦的训话,其实就是座谈会的形式,龙谦跟他们那一期十七个学员一起谈心,了解他们为何参军,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了解他们对时局的看法,特别是对朝廷的看法。龙谦直言不讳地讲,只要满清当政,中国就不会富强,因为满清统治者的利益跟百姓完全不一致,他们既不懂历史的潮流,更不懂百姓的渴望。他们关心的只是将满清的统治维持下去,直到永远。但历史已经证明了,满清这个封建王朝的统治不会让国家富强,就像火器,明朝已经对火器有着精深的研究和使用,绝对是领先世界的,但到了清代后反而落后了,因为朝廷更迷信弓马才是最致命的武器。康熙皇帝自己精通数学,但他却不准在国内做科学的普及。他们缺少世界范围的目光,看不到潮流的变化,不愿意学习先进的东西。所以只能一次次地挨打。就像甲午战争,抛却军队的[***]无能,如果朝廷深知曰本的短处,不去和谈而是坚决打下去,曰本的财政将无法支撑战争的继续。庚子国难也一样,如果朝廷能够明白外交通则,就不会动用军队去攻打外国的使领馆,从而引发几乎全部列强对中国的干涉。当然,如果朝廷能够以百姓的利益为利益,义和拳也不会蔓延起来。现在海外充斥着革命的声音,南方不断爆发着武装暴动,知识分子们在苦苦思索着救国之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蒙山军以救国救民为宗旨,在这历史的大变革时期,自然不会置身局外。但革命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夺取政权,而是将国家引上一条富强之路。所以,蒙山军采取隐蔽积蓄实力的策略,禁绝鸦片,发展经济,打击豪强,调节社会关系,都是这一策略的具体体现。你们会看到,山东在变化,其他省份也会变化,只要有蒙山军在的地方,都会出现有利于百姓的变化。,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灵剑尊
史上最强炼气期方羽唐小柔
雪月之歌
开局丑颜毒妃掀翻全场
重生之前妻难为
超绝圣医林阳苏颜
江山计之大国公主
两京风华录
我真的只有一个老婆
佟少追妻:予娶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