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秋收之后(1/2)
快入冬了,正午的阳光还是有点烈。
乔玉妍在屋檐下削柿子,刀子不比专门用于削皮的刀好用,她慢吞吞地给柿子削皮。
梁小溪削完三个,她还没削完一个柿子。
原本的乔三丫倒是手脚麻利,但乔玉妍穿来之后,不知道是不是灵魂与身体无法做到完美融合,乔玉妍的手变笨了。削柿子时一个不小心还会削到自己的手,好险没有流血,但这也让梁小溪担心。
“你仔细点,宁可不削皮,也别伤了自己。”梁小溪说。
“嗯。”乔玉妍认真了一点。
旁边,竹叶和关蓝都在削柿子。
乔天明也拿着刀子帮忙,他干活不慢。干活最慢的是乔玉妍自己。
“柿子买得太多了,柿子少的时候,干点活是乐趣。柿子多,干活没有乐趣。”乔玉妍把削好的柿子放进木桶,看了一眼大箩筐里满满的柿子,缺乏干活的动力。她又低头看了看刀子,想去找铁匠把刀子做成专门削皮的那种刀。
“妍妍讨厌削皮,可以不削。”梁小溪说道,“竹叶和阿蓝都能干活。”
“我喜欢和阿娘一起干活。”乔玉妍道,“阿娘,我想去找铁匠,把这刀改成专门削皮的刨刀。”
镇上没有铁匠铺,县城才有。住在十八杏村的时候,觉得住在镇上方便;搬到镇上住了,又觉得住在县城方便,人呐,真是难以满足的动物。
梁小溪脾气好,道:“下次去县城,再找铁匠。”
乔玉妍还有事情没办呢,“阿娘,和我去找罗婶婶吧?”
修桥这事尚未定下来,先说定了,等到大家秋收完,有空了再修桥。
梁小溪无奈,只得和乔玉妍去了镇长家,修桥不是盖房子,盖房子简单,修桥不易。镇长用不着下地干活,得知乔玉妍要修桥,道:“我去找修桥的人来?”
乔玉妍道:“先把事情说开,大家凑钱修桥,没钱的出力。找人修桥不用急,秋收完了再做这件事也不迟。”
秋收不能耽搁,她已经见到农民在田里割禾了,往年乔大章还没卖田卖地,乔三丫也要下地干活的。
镇长说了是,跟乔玉妍商量了修桥的钱需要多少,乔玉妍便和梁小溪回家去了。
镇长信她,知道她不会拿修桥这样的事开玩笑,一个下午的功夫,镇上的人都知道罗安镇准备修建一座结实的新桥了。凑钱这事却让很多人不乐意,镇长也说了,凑钱靠自觉,给多给少都行。
不够的乔玉妍补上。
却说乔阳在德伯家里一个下午,去砍了竹子,也把竹子削成一根根篾条,然后编竹匾。一个下午的功夫,他编了三张竹匾,给了德伯钱,把竹匾都带回乔玉妍家了。
竹匾是晾晒东西的工具,一张竹匾,宽约一米二,长约两米半,削去皮的柿子被放在竹匾上晾晒。柿子里的水分渐渐被阳光蒸发,果肉收缩,等到罗安镇的稻田基本收割完,乔玉妍家晾晒的柿子也被捏成扁扁的,柿子里的硬核也在晾晒过程中被挖出来。
乔玉妍捡了个柿饼吃,新鲜柿子的涩味没有了,尝到的是柿饼的甜味。而石灰水浸泡的柿子,打开坛子捞几个出来,洗干净,可以直接吃。
柿饼甜,石灰水浸泡的柿子较脆,放在米缸里捂熟的柿子软绵绵,乔玉妍都喜欢吃。除了柿子,她还晒了番薯干,做了番瓜饼、冬瓜糖之类的零食。
地里的活干完了,镇长去找会修建桥梁的人,乔玉妍去县城找唱戏的赵家班,顺便要求铁匠打造专门用于削皮的刨刀,以及指甲钳。
没有指甲钳,修剪指甲不方便。
刨刀结构简单,铁匠很快打造出来了,指甲钳难度高,铁匠说他要好好琢磨琢磨。乔玉妍交了一笔定金,刨刀和指甲钳各定五只,短则七天,长则十来天,她会来县城取。
赵家班要收拾东西再启程,衣物被褥都要带上,乔玉妍没和他们一起走。她跟梁小溪在茶楼听过说书先生吴富贵讲故事,听完之后打包吃食拿回家里吃。
第二天中午,赵家班来到镇上了,他们或住在祠堂,或住在别人家里,在开阔的空地上搭建戏台子,准备唱戏。
戏班子来罗安镇是大事,一时之间,大人小孩都来围观,问什么时候唱戏、看戏要不要给他们钱、唱什么戏、唱多久。
赵班主说,是乔玉妍掏钱请他们来唱戏的,看戏不用给钱。
众人一阵唏嘘。
乔玉妍得多有钱才肯掏钱请戏班子来给大家唱戏啊?陈家都没有这么热闹呢……不,陈家也是请过戏班子唱戏的,但唱戏是在陈家宅院唱,没有门道的人看不了。
看戏是凑热闹的事,人们一传十,十传百,罗安镇上、十八杏村、罗安镇隔壁的几个村子,甚至是罗家村、大山村都知道戏班子来唱戏。
叶婶也来乔玉妍家凑热闹,乔玉妍道:“你家老爷喜欢看戏,叫他来听,我给他一个好位置!”
叶婶喜滋滋:“好啊,多谢三娘子!”
乔玉妍说:“你也来看戏,我也给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爱情公寓出来
特种护花兵王
蟑螂之韧
撕婚书时你心高气傲,我成神医你哭什么
林枫苏雪
奈何清风知我意
穿越全职的日常生活
狗特务,好痛快停下,别折磨我了
轮回乐园:遍地是马甲
王妃狠倾城:邪君求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