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第75章 死局(2/2)_大唐第一主播_新笔趣阁
第75章 死局(2/2)
说对方一定就错。 这根本就是个无法用对错来区分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个合理且能为大众接受的标准来进行评判。 问题在于就连律诗也是丙刚定型,甚或还在定型的过程中,又谈何标准? 没有标准,你取了这首却不取那首,这本身岂非就是惹争议的根源? 即便有再严密的防弊措施,无标准评判的评判本身就是最大的弊之所在。 既有此弊端,士子们如何肯服? 既不心服,又是这等利益攸关的大事,又有前例可循,难倒他们就不知再闹? 万事有一就有二…… 在东方虬看来,罢废前次科考实是朝廷做的最大一件蠢事。 从此,科举多事矣! 一般人看不出这先天的内伤缺陷,作为诗坛大家、又曾任过主考官的东方虬如何看不出来? 一针见血,直指李行周最大的软肋所在。 这番话着实有理,武三思面色不动,心中却是暗自欢然。 这份欢喜还不曾消退,东方虬便给了他更大的惊喜。 “更何况,李行周这贱子还得罪了一些他根本得罪不起的人?他将防弊的章程做的越严,便是得罪的越深。” 武三思思虑一番,却没想到答案,“什么人?” “崔、卢、李、郑,以及以此四家为首的士林旧族。自科举定制以来,哪一次进士科中榜者中没有这四家子弟?” 听到这四姓,就连武三思的脸色也随之一变。 这四姓指的是四个家族,分别是博陵崔家、范阳卢家、清河崔家、荣阳郑家。这四个家族看似当朝不曾出什么显官,但若论树大根深却是当世无匹,实是天下公认的衣冠美族,世家中的最好世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族门阀势力高涨,甚至到了一言之间兴废君王的地步。六朝入隋,再由隋入李,直到如今的武周,虽然历代统治者都在有意打压门阀但毕竟时间太短,门阀的势力,尤其是在民间的影响力又根深蒂固,是以这种打压远远未竟全功。 甚至一直要到李末随着李朝的灭亡,世族门阀才算退出历史舞台。 昔日王谢早已风流云散,但这崔、卢、李、郑四家却完全的存活了下来,并一直存活到现在,而且还活的好好的,很滋润。 关于四家的声望之大,影响力之大,《责观政要》卷七《礼乐》中有着很好的记载: 贞观时天下以崔卢李,郑四姓为贵,太宗厌之。乃招吏部尚书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等刊正姓氏,普责天下谱蝶,并据凭史传,剪其浮华,定其真伪。忠贤者褒进悖逆者贬黜,撰为《氏族志》,然众以推山集士族崔氏为第一。 太宗厌恶天下以崔卢李郑四姓为贵的情况特命撰《氏族志》本就存着改变这种状况的用意,谁知臣下撰写的《氏族志》仍然推博陵崔氏为天下第一。就连太宗出身的陇右李氏也只能排在第五。 仅此一例便可看出此四族在民间,尤其是在人心中的影响力。这四家每自矜贵,不与外族通婚,以至于一旦有外族人能与此四姓婚嫁,顿时便欣喜若狂,以为一举迈入衣冠美族之列。 针对这种情况,以至于后来的李朝天子不得不以天子诏的形式强令四家不得通婚。 与此同时,博陵崔氏亦是有李三百年间的第一“驸马家族。” 盖因这一家族在民间盛名太着,就连皇室也好其清名,愿以公主婚之。是以二百多年的李朝史中,仅这一家就出了数十个驸马。 以上种种都使这同气连枝的四家成为整个李朝在民间最有影响力,在朝堂官场极具潜势力的家族。 别说梁王武三思,便是左相武承嗣在一日没登上帝位前都绝不愿意得罪这四个家族。 时至今日,这四家自然已不可能再掌握兵权,其影响力最主要就是扎根于民间,投射于士林,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士林领袖家族,天下读书人仰望的中心。 本章已完成!
沃血
开局觉醒亿万倍强化系统
港区宫心计
我是棺材女
女神的超级赘婿(林阳苏颜)
武碎天穹
漂亮的他不说话
绝色驭灵妃:国师大人求放倒
女鬼差之不务正业
传奇之超级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