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人民的觉醒(1/3)
用大炮把一个监生给轰成渣渣后,杨信紧接着又以逆党同谋的理由把安家长房的一个男丁抓起来,而且在当天晚上就亲自炮制出了他的口供,然后锦衣卫迅速把安家封门。>
不包括安希范。>
因为他已经过继给他叔叔,而长房目前都是他的侄子辈,虽然按照大明律谋反谋叛一样要牵连到叔伯,但问题是在过继给他叔叔后,安希范已经由亲叔叔变成了堂叔,堂叔是不在牵连范围的……>
当然,只是杨信懒得抓他而已。>
“阉狗,你们这群阉狗,老夫与你们不共戴天!”>
安希范在军管会门前吼叫着。>
这明显就是羞辱他啊!>
虽然他因为豪门恩怨,和长房关系疏远,但终究那是他的侄子侄孙们,他是事实上的安家家主,现在他却必须看着杨信欺凌他的亲属,然后把他爷爷积攒下的一切毁掉,而且还故意不抓他让他做观众。>
以他的脾气哪还能咽下这口气。>
他身旁俩儿子提心吊胆地跪着,明显对他们爹的举动并不支持,而他们前面荡寇军的长矛交叉,阻挡住试图冲进大门的安希范。后者就这样双手抓住这些长矛,很没有大儒形象地咆哮着,后面一堆闲人围观,几个弟子同样默默站在人群中。>
在杨信又一次残害士绅之后,青虫们明显都收敛了。>
拿大炮把人轰成渣渣啊!>
面对这样的穷凶极恶之徒,大家在心里默默谴责一下就行了。>
千万不能再惹他发飙了。>
旁边两个佃户低着头赶紧绕过。>
安希范一下子就看到了他们,估计是认识他们,毫不犹豫地就要过去揪住他们,但紧接着更多长矛横在他前方,那两人颇有些尴尬地看着他……>
“尔等欲落井下石,我安家何负于尔等?”>
他像马景涛一样咆哮着。>
“二老爷,大老爷家最多收到七成租啊,小的一家十几口,就指着那几十亩地为生啊,一年到头汗流浃背,最后还不是全给了安家,小的自己家难得吃几回干的,小的也想过敞开了吃饱的日子啊!”>
一个佃户说道。>
“你们的礼义廉耻何在?”>
安希范继续咆哮着。>
“二老爷,收我们七成租,那你们的礼义廉耻何在?”>
另一个佃户勇敢地反击道。>
然后他推了一把前面的同伴,两人撇下安希范,赶紧去申报刚刚被抄的安家田产去了。>
安希范愕然地看着他们背影。>
“父亲,咱们回去吧!”>
他二儿子安广誉看他气得有些发抖,赶紧起身扶住了他。>
然后就看见安希范的目光转向头顶,阴沉的天空中一点雨滴落下,安希范的身子抽搐了一下,骤然间张开口对着天空喷出一口鲜血……>
“这血喷的,真壮观!”>
前面门内一张露天的办公桌后,杨信看着这一幕惊叹道。>
当然这不关他的事情。>
在安希范两个儿子的哭号中,杨佥事继续接待那些申报的佃户。>
他手中其实有县衙的记录,所有田产理论上在县衙都有记录,任何土地交易的官契都有契尾也就是存根,这个是保留在衙门里的,但因为功名免税,导致大量土地被隐瞒。一个功名免税的确不多,全国官员和士子加起来,最后理论上其实也不算太多,但问题是这只是理论上的数字,因为有了这个特权,他们需要的只是互相勾结隐瞒田产。>
一个举人免税额的确不多。>
可他都举人了,那就意味着随时可能做官,甚至到知县家乡去做官,明朝知县其实多半都是举人出身。>
并不是说非得进士。>
大明朝两百多年才出了两万多进士,全国总共一千多个县,根本不可能以进士为主,更何况还有其他各级衙门,最后实际上多半都是举人出身,甚至还有监生和贡生出身。知县在家乡肯定同样也靠这种特权发财,大家都是要靠免税隐田的,捅开了对谁都不好,于是互相隐瞒就行了,无论有多少土地,实际在官府记录上就是免税额以内。>
这是普遍现象。>
所有地方,所有官员和士绅统统都有。>
哪怕没有功名的也一样,因为他们还可以把土地挂在别人名下。>
尤其是那些藩王的封地。>
明朝藩王封地并不是说直接归藩王,而是这片土地的税收归他,而且他自己并没有权力去收,而是地方官代收然后给他,最后实际上就是他的封地所在省份每年固定给他一个数字。比如福王封地几百万亩,但实际上这些土地的出产跟他毛关系没有,他就是每年去地方官那里领几万两银子,据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修仙长生:我的御兽来自山海经
你别撒娇了
帝台娇,王的宠妃
锦衣谍影
我以正法镇万妖,邪祟竟是我自己
绝对之路
皇上在线被罚抄
狂婿战神
我,九叔师弟:神级扎纸匠
邪帝缠宠:神医九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