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两位历史名人接踵而至,有点遭不住!
赵桓看着赵明诚,内心五味陈杂,他早就知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大宋的朝堂,有忠义之士。
种师道七十五岁高龄,眼睛都看不清楚了,依然尽心尽力的为国事操劳。
李纲昼夜不断的巡视者城防,尽忠尽责,还管着武库和军器监。
韩世忠因为他一句话,率兵离京,长奔三千里外夺取营州。
宇文虚中以身饲虎,常在金国,用自己的全力去维护江河日下的大宋,宁肯自残也要达到目标。
太原军民、汴京军民以死力争,拒敌于城门之下,血流成河。
他虽然端坐在朝堂之上,可不是一无所知,其中的艰难与牺牲,他自然明白,那一个个牺牲虽然只是数字,但其后都是大宋军民的鲜血组成。
但是一个大臣,跪在御下,用朝堂非议来威胁自己的时候,让他感觉到了一种屈辱和悲哀!
这些人,何德何能端坐在朝堂之上,食朝廷俸禄,而不忠于国事!
为那些流血牺牲的人感觉不值!
朝堂有奸臣,而且奸臣当道乌烟瘴气,但是!朝堂更多就是这种碌碌无为,不思为国,只以小家为主的读书人!
他用了极大的力气,才忍住了自己的愤怒,他来到大宋之后,变得越来越容易愤怒!
“赵楷死的时候,不也是非议?能如何?赵明诚,朕告诉你,朕也告诉你身后的人,朕不怕非议!看是你们笔尖锋利,还是朕的兵戈锋利?”
“大宋三年一次科举,就能录用一大批读书之人。有的是人报效国家。朕不缺你们这些元祐党人,也不缺元丰党人,告诉你身后那些人,朕,不怕血流成河!问问他们怕不怕!”
不杀能行吗?整个朝堂都是卖国贼!不威慑行吗?整个文臣的骨头都软了!
赵桓也不愿意撕破脸皮,但是再不撕下脸皮,国破家亡的日子在等着他!整个中原十德殿的门槛。
“见,为何不见?”赵桓也是一个愣神,随即反应过来,李纲活到了知天命之年,早就活的明白,或许是误会了他召见赵明诚和李清照的目的!
得,没占到便宜,还惹了一身的骚!
“陛下无事的话,那就见见这位秉义郎,实乃人中龙凤之姿,战场悍将,见识也着实不凡。”李纲委婉的劝谏。
一个壮汉走进了文德殿,与壮硕身材不符合的是一身的书卷气,似乎从书中走下来的人一般。这种不协调的气质完全没有任何违和感,仿佛原来就是如此。
“御前前军秉义郎岳飞觐见陛下!”
卧槽!岳飞!!
赵桓差点从文德殿的椅子上摔下去!
原谅他贫瘠的词汇,在这个大脑空白的一刻,他只找到了这个词来形容此时此刻的心情。
他刚才还在想,这个人似曾相识,而且进殿之时,就如同一股蓬勃的生机在整个腐朽的文德殿里散开。不仅如此,他感觉到的那股从书中走出来的感觉,在岳飞开口的时候,终于达到了顶峰。
活着的传奇啊!
“陛下,这是宗制置使所批注的陈安边十策。”岳飞递上了一个油纸包裹,里面是他一路赶到汴京带的宗泽的批注。
赵桓还在看着岳飞的介绍,越看越是心惊,眼中满是悲凉,这是一个传奇,同样也是一个悲剧。
“陛下?”赵英在旁边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下面的秉义郎已经举着手中的油纸包裹良久,不见赵桓回应。
“这个岳爷……岳飞,恩岳飞,你且上前来。”
天色已黑,站在远处的岳飞,他根本看不清楚面庞,他当然不是有什么不良的嗜好,只是想见一下南宋北宋国难之间,充斥着灰色调中的唯一一个耀眼的色彩。
赵英左看右看,小声的提醒道:“陛下,防止有诈,万一是金兵派来的探子,其不是不妙?”
赵桓置若罔闻,仿佛没听到一般。
他当然不是没听到赵英的提醒,知道这个老宦官是为了自己好,他不认识岳飞,自然会怀疑他。不知者无罪,他当然不会怪罪。
岳飞看了眼李纲,眼中都是询问,刚才这位朝堂大员曾经在门外和他攀谈了许久,四壁守御使虽然是差遣,可是升为四壁守御使,自然正要晋兵部尚书,乃是正二品的重臣,他这个秉义郎也就是个从八品的小官,武官六十阶,他大约在第四十六阶,即使武官最高阶为太尉,也只是一个正二品而已。
李纲可不敢点这个头,要是这个秉义郎是个刺客,岂不是把自己折了进去?
不过他并不觉得这个秉义郎是个刺客,否则他也不会推荐给赵桓了。
“怎么,你这包里,有匕首,随意不能上前?”赵桓打趣的问道。
本章已完成!
他来自秦朝
一剑纵横三千里
婚后再爱,总裁漫漫追妻路
雄霸九州
网游之终极盾皇
宝石龙院长
我有功法修改器
铁血战狼
天地惊鸿之剑花寒水录
惹火成婚,国民老公请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