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唯一的绿脸俑 (二合一章,今日更新完毕)(1/3)
在华夏境内,京城是当之无愧的“博物馆之城”,拥有各类博物馆多达157家。>
当然,除了京城本身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之外,还跟它是华夏首都有很大的关系。>
紧随京城其后的,则是魔都,拥有107家各类博物馆。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它是文化交流极度频繁的地区。>
排在第三的,是蜀省省会城市蓉城,有96家博物馆。>
第四位就是长安了,它拥有91家各类博物馆。>
作为十三朝古都,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除了京城可以与之相媲美外,其他城市都不及它。>
不说别的,光是一个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就已经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丽山园)为依托的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院。>
它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同时也是首批国家5级景区,每天都有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前来一睹这珍贵的人类文化财富。>
向南站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前,愣了好半天:>
“老师说挖了坑给我跳,是打算让我修复几天兵马俑吗?”>
他正想着,已经和朱远舟往前走了一段距离的江易鸿回身朝向南招了招手,笑道:>
“别傻愣着了,赶紧进去吧。”>
向南闻言,顿时反应了过来,连忙快走几步,跟了上去。>
不想了,既然老师挖了坑,那我就跳,反正他不会坑我就对了。>
“不过,如果真要是能让我修复一段时间兵马俑的话,那可就太好了。”>
要知道,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如今发掘出了一、二、三号3个兵马俑坑。>
一号坑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总面积14260平方米,约有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
然而直到现在,一号坑都还没有发掘完呢。>
这要是让向南进去了,估计他能在里面待个好几年。>
当然,前提是不能让他闲下来,一闲下来,那得多无趣?>
江易鸿、朱远舟和向南三人刚来到博物馆大门口,一位四十出头的儒雅中年就出现了,他笑着朝江易鸿和朱远舟拱了拱手,笑道:>
“江教授、朱先生,我老师他们已经在里面恭候多时了。”>
说着,又对站在两人身后的向南点头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
这儒雅中年,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副馆长陶屹雷,也是博物馆兵马俑修复团队的负责人。>
陶屹雷也是一位古陶瓷修复专家,但他最擅长的,还是古陶器一类的修复。>
他口中所说的老师,不是别人,正是陕省文物局的老局长、古陶瓷修复老专家吴振峰。>
江易鸿跟陶屹雷并不是太熟悉,笑了笑没有说话。>
可朱远舟是地头蛇啊,他在本地的文博圈子里也是很吃得开的,听了之后,便“哼哼”了两声,打趣道:>
“吴老头倒是挺大架子,自己躲在里面不出来,让徒弟出来接我们。”>
陶屹雷闻言也笑了起来,正要解释两句,身后就传来了一道爽朗的笑声:>
“朱老头,你又在说我什么坏话了?我可都听到了。”>
几个转头一看,只见吴振峰和夏振宇两位老专家,正一脸笑意地从里面走了出去。>
朱远舟撇了撇嘴,说道:“你都听到了,还问我干什么?真是多此一举!”>
几位老人一边斗着嘴,一边往博物馆的会议室走去。>
向南则和陶屹雷一起,跟在了后面。>
陶屹雷打量了一下向南,笑道:“向专家,真是久仰大名了。”>
“不敢当,不敢当。”>
向南连连摆手,一脸谦逊地笑道,“我陶馆长面前,我还只是个后学末进。”>
“向专家太谦虚了。”>
陶屹雷笑着摇了摇头,一脸赞叹,“像你这么年轻就能成为古书画修复领域的专家,整个华夏就你一个,更别说,你在古陶瓷修复领域上,还有不亚于古书画修复领域的技术水准……说一句千年难得一见,丝毫不过分哪!”>
“陶馆长,你可别替我吹了,再吹下去,我怕我要爆炸了。”>
向南连连朝着陶屹雷拱手求饶,你可别吹了,咱这小身板,受不了啊。>
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他可不傻,陶屹雷这么说,明摆着是向自己示好。>
那么,问题来了——>
陶屹雷自己本身就是专家,又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副馆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寄宿阿姨家,开始的混蛋人生
龙归九重天
彼岸青荷
我有一个狐仙师父
位面祭坛
婚不由己,总裁情深不负
穿越之女主只想佛系
绝对独有
异魂之武
大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