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手笔(1/3)

滁州的八月,早晚清凉起来,可中午依旧炎热。

霍宝带着几个伴读,从书斋里出来。

看着小胖子郭釜额头都是汗,霍宝便叫人下往准备冰碗。

如今他逐日生活很规律,上午随林师爷读书,偶然林师爷忙时,就是宋老大人代课。

下午就往州大营,自己操练锏法,也督促童兵操练。

宋谦之当初不知怎么问的家人,再来州衙时没有了最初的叛逆,沉稳不少。

霍宝选他做伴读一是成绩好,二是看在宋老大人面上。

见他诚实了,就没有换下。

至于邬远,打小习武的缘故,身手十分精彩,比童军里的百户们还强些。

霍宝心中记下,却也没有直接安排。

童兵那边的框架已经出来,除了还没有回来的朱强、侯晓明、李远几个,与他们身边的一百五十童兵,其他一千多人如今都压缩回来操练。就是金陵消息点,霍宝都转到老爹手中。

有霍豹统领,还有朱刚、梁壮两个在,落后的石三、仇威等人,也都露出来,不缺人手。

最后一人郭鬲,沉默忸怩,却是有内秀。

霍宝之前想要用郭家,就是想要改良军粮。

州宴过后,他还专门见了一次郭老爷、郭掌柜父子。

如今兵卒军粮,都是金陵运来的陈粮,有谷子、稻子、豆子三种。

营房里一日三餐,早晚是豆粥,中午一顿干的。

在外行军的时候,就不方便了。

霍宝想要将方便面苏出来,可想也知道,如今这年头食用油可贵,油炸方便面压根不能大规模筹备;非油炸方便面工艺更复杂,已经不算方便食品。

那就苏一苏挂面,成果与郭老爷一聊,才晓得挂面唐朝时就有了。

唐宋话本上的“龙须面”说的就是挂面。

不过还真没有人将挂面普及到军粮上。

挂面制做工艺不简略,龙须面做不成,粗面、面片却不难。

只是原材料不足。

为了准备挂面,霍宝还专门与马寨主提了,安排人往楚州买麦子。

楚州挨着河南道,那边百姓生活习惯与河南一样,小麦是主食。

除了挂面,霍宝还将炒米、炒面苏出来。

霍宝还在主食上想方法,郭鬲已经默默就将方便菜包揣摩出来了。

与后代的方便面调味包类似,里面是肉干碎末、蔬菜干碎末,还有研磨过的细盐。

一斤分量的汤包,足够百人队用的。

可以直接下挂面做汤面,也可以在吃干粮的时候当配汤。

要不是霍宝与郭鬲相熟了,都要猜忌他是不是穿的。

霍宝就跟马寨主说了此事,给郭鬲记上一功。

马寨主也感到方便菜包好,除了记功,还嘉奖了五十两银子。

郭鬲得了勉励,还是不爱多话,却是一门心思往里头研究。

有个知晓后代方便食品的霍宝在,如今郭鬲已经开端研究米线与米馍干。

麦子采购了几次,数目有限,就只能持续在谷子、稻子这两样上想方法。

“宝爷,我下午想请假,米线晾晒两日,早上就剩下五分水了!”

郭鬲道:“以后一日凉过一日,三、四分分差未几就能存住了。”

霍宝看了他的黑眼圈,点头道:“想回就回吧,只是白日里怎么研究都好,不许再熬夜了!身材是本钱,就算不往兵营,在家里也要跑上几圈,伸展伸展筋骨!”

“嗯!我在家里跑圈往!”

郭鬲忙不迭的应着,连冰碗也顾不得等,脚步促回家往了。

郭釜看着堂兄的背影,眼中都是爱慕。

霍宝看在眼中,有些不忍心。

郭釜只有九岁,在家才开完蒙。

林师爷还在讲《史记》,对于年纪大了一截的宋谦之、邬远来说,不算吃力,对于郭釜来说就太复杂。

下午童兵营那边也是。

宋谦之练过体,拉弓射箭也不在话下;邬远用的是大刀,习得是前朝军中传下来的正宗刀法。

这两人进了通兵营,就跟耗子掉进油缸。

宋谦之与石三臭味相投,两人到一起就是比试再比试。

宋谦之屡战屡败,恨不得拜师了。

他是霍宝的伴读,石三怎么敢托大?

最后两人朋友论交,倒是有些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架势。

邬远这里,看着童兵营里的刀队也眼红。

反而是郭釜,年岁在这里,样样不显,连小伙伴也没找到,有些可怜。

冰碗上来,霍宝吃着,就揣摩起这个来。

邬远是武将的苗子,只在自己身边惋惜了。

郭釜年岁还小,也该放回家,要不然说不得作业真耽误了。

如今郭三爷在水进麾下,郭鬲在后勤挂名,郭釜在不在不重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剑来 [秦]我爹叫白起 果壳 超时空科技商店系统 超级小农夫 玄幻:穿越反派,女主人设全崩了 女国公种田一二事 南洋奇术 特殊职业 穿越女尊之雁过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