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举荐(1/2)
“来先生,真人眼前不说假话,我乃是宫里的人,在郑贤妃身边服侍,我们主子也是个讲义气好心肠的人,没想到,却被董进才骗了。”他不敢说出郑贤妃的野心,但却可以把董进才假意赞助,实行暗害的事情大致讲了一下。
来宝儿做出气愤地样子:“杨公公,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不若,你这么这么,我在外面帮着,保准让你出了这口吻。”
杨靖听完来宝儿的话,两眼都简直能放光了:“先生真乃大才,这主意妙啊。”
这天永昌帝再次考较几个皇子的学问,四皇子由于转变了学习的方向,不再寻求生吞活剥的背诵,果然比以前好了一些,尤其是有人给他流露消息,天子很可能问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事情,他便把这一段好好看了看,谁知天子却问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我朝的西部和北部,一直受异族骚扰,你们有没想过这个问题?”
这正是眼下朝廷大臣争辩最厉害的,几个皇子都听说了,三皇子最先答复:“皇上,等新政推行全国,朝廷有钱了,就组织一支强军,把那些狄夷彻底打趴下。”
永昌帝点点头:“算是一个措施。”
三皇子很自得,看了看两个皇弟,然后说了一句:“当年,汉武帝就是这样做的,那些匈奴人最后都不知所踪了。”
四皇子急的手心全是汗,不知该说什么,天子有些扫兴地看向五皇子。
“父皇,一味的战斗,也不是好事,古诗有云:‘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百姓不盼看战斗,他们想过平安充裕的日子,不如,和那边和谈,最好是进行商贸,卖给他们粮食,从那边换取咱们爱好的毛皮、药材。”
四皇子终于头脑开窍,忽然来了一句:“父皇,三哥和五弟所说,都有道理,既要屯兵,让狄夷不能进内,又要商贸,他们不缺衣少穿,也轻易吸收两下相安的建议。”
五皇子静静给了个鄙夷的眼神,四皇子气得要命,却无可奈何,只是强调了一句:“父皇,我不是听他们说了,才想起来的,我这些天,正在看张骞的故事,感到父皇最好派个能干的臣子,往那边走一走,不是说要远交近攻吗?看看狄夷之外,还有什么人,我们和那边交好,联合起来孤立鞑子,让他们不得不屈服。”
这是四皇子在天子眼前最露脸的一次答复,有理有据,都快遇上朝堂里那些翰林出身的大臣们了,永昌帝大为惊奇,随手拿起桌上一个白玉镇纸:“这个给你,好好读书,将来辅佐太子。”
四皇子兴奋地满脸通红,郑重地行礼谢过,然后把镇纸拿在手里。
晚上,天子想起好久没往郑妃那里,便让板儿送了消息,郑贤妃正兴奋呢,直夸杨靖会办事,听到天子要来,更是喜得晕了头,又是换衣又是梳头,描眉画眼打扮了一番,杨靖在一边伺候着,警惕翼翼提示郑贤妃,有什么话要讲,怎样讲比较合适,郑贤妃很认真地点头答应,那些话,杨靖说了不止一次,她自负不会出问题。
天子老了,年轻时的那些折腾,多数都支撑不下来,不过郑妃还是有措施让他乐呵,两人都折腾累了,这才躺下。
人老了,睡眠有些不轻易,郑妃陪着天子,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
“唔,灏瑱这阵子学得不错。”
郑贤妃立即又惊又喜:“他怎么了?”
天子把下午的考核说了一遍,最后夸赞:“难得他开了窍,知道以史为鉴,还知道中庸之道,把三皇子和五皇子的说法,综合了起来。”
郑贤妃更加感谢杨靖,嘴上按照事先编排好的,说道:“哎呀皇上,妾身怎么感到,四皇子说得很有道理呀,朝廷会不会派人往出使西疆和北疆呢?”
永昌帝呵呵笑了一下。
“皇上,妾身说的是真的,妾身还有个提议呢。”
“爱妃你讲。”
“嘿嘿,皇上,妾身就是深宅大院没见识的小女子,讲错讲对,你都别放在心上,可千万别赌气。”
“朕不赌气,你说吧。”
“皇上,妾身认为,嗯,嘿嘿,那个董大人,以前都是在内阁做大官的,确定是个能干的人,他现在又在礼部,最是合适做使臣,他若是成功了,不仅对朝廷好,也不枉皇上以前重用他。”
永昌帝一听,很有道理啊,简直太对他的心思了,董进才在自己跟前,做了十多年的内阁大臣,若是这次出使成功,证实他能力过人,不也侧面证实了,自己的眼力好吗?尤其是能够减轻北疆边防的压力,真是一箭三雕。
见天子不说话,郑贤妃心里有些惴惴,便乖乖窝在他怀里,一动也不敢动,直到天子的手,温情脉脉地把她搂紧了些,嘴里还夸了一句:“呵呵,你都能遇上一个翰林了。”她的心才放了下来。
第二天,永昌帝和几个内阁大臣商量完新政推行的几个问题,忽然说了一句:“你们认为,派人出使北疆和西疆的那些国家,远交近攻,对鞑子和西戎施压,逼迫他们不敢抢掠,和咱们和平通商,这个措施好不好?
沈明昭以条件过这样的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末世王座
谁教他这么修仙的?
结婚是假爱你是真
非她不可
混在漫威的霍格沃兹教授
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国运求生:开局盘古斧,举世皆惊
苏熙凌久泽笔趣阁
假婚宠妻百分百
重生之傲世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