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卷 一江春水一江绿 第十九章 风起(一)(2/2)

......

秦瀚这几日可以说是有些疲于奔命,不仅要逐日往国子监熟练课程政务,而且每一旬都还要定量前往吏部观政,这也是为一年后而做筹备,由于这几日母亲和弟弟秦风都搬到了丘山,本是住宿与国子监的他也是每隔两三日就要回往一趟,这可是母亲大人吩咐的,秦瀚可是不敢不从。

帝京的政治气味浓重全然不是其他处所可以比较的,在这里哪怕是个市井小民对于大秦的政令以及风向都能略知一二,更别提秦瀚这位实打实的进士了。

而在国子监待了这么一个月,才是把自身提升的一些流程和朝廷的一些章程给搞明确了,先从秦瀚自身的情况说起,在之前他也只知道进士也是分级层的,大致就是殿试和会试一波,现在才知道这只是含混不清的一种说法,进士分为三种,第一种则是殿试取其三十六,第二种则是按照名次再取三十六,剩余的一百二十八则成为了第三种。

按名次来说秦瀚无疑成为了第三种进士,第三种两年后多半被下放到州府县台,从从七品开端做起,不过由于出身较低这辈子能做到正五品依然是了不得了,不过也不排除有人能做到三四品,不过相比较数目而言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第二种进士通常被成为庶进士,庶进士则比第三种也好上很多,多半会留在帝京和三府三城这样的处所,提升几率也大了不少,两年后就是进进翰林院也不无可能,要知道翰林院那可几乎是官居三品以上的必由之路,朝廷内阁更是如此,近一百年除了平国公以外还从没听过有人没经历过翰林院便能进阁的,可以说是前途斐然。

而第一种几乎可以说两年后是实打实的翰林院出身,只要在国子监的这两年中,不求有功,只要循规蹈矩便可,当然如今读书人,多半都受了那些老一辈士子清流们的影响,总是不乏语出惊人之辈,可以说这第一等只要安生在国子监待完两年,再从翰林院待完两年,最次也是从五品的官级,当然若是有本事能持续留在翰林院,那前途更是一片光明,能在其中熬个二三十年,有近乎四成的几率能进阁为相,位及人臣。

秦瀚对于这第一等倒是无太多想法,但第二等却是他思虑再三后必定要做到的,否则凭他三等的身份,两年后的命运基础已经注定,凭着那点权利,能做的了什么?

说来简略,可是做起来就不那么简略了,若是真是出身冷门,此事无异于登天,秦瀚可不是迂腐那些迂腐的士子清流,既然有督察府这颗大树,怎能不借助一二?不过此事回根结底还是要靠自己,督察府再如何也不过是给自己找一条好的门路罢了。

从三等进士提升到二等可是很难的,二等到一等倒还好说,最大的两个原因一个是三等进士大多出身清贫,多是靠自己才干到这一步的,像是二等进士多半都是出自王公贵族的后代,以后不管是怎样大多都不愁前途,就是想成为一等进士,日后进翰林院,背后的家世也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措施。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进进国子监以后,实在已是即是进进了朝廷,若想往上升最直观的是什么?除了政绩和功劳还能有什么?和平年代哪来那么多功劳往让你立,更别提你一个小小的进士了,政绩倒还好说,可问题国子监这两年就是让你学习,观政,谈何政绩,唯一的起源便是翰林院不时会缺一些人手,第一选择自然是国子监了,什么修史,校订,侍读,侍讲,撰修圣训,祖训之类的,不过几乎可是少有,每次都是争破了头,但也只能从此进手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考官皆敌派 天地造化之极 极品房东 剑道通神 校园逍遥高手 宠宠欲动 孟婆汤,一生执著 末日审判录 我有亿万无敌军团 绝世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