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二百八十四 再不遏制,就晚了(1/2)_东汉末年枭雄志_新笔趣阁
二百八十四 再不遏制,就晚了(1/2)
在这个关键时刻,袁绍优柔寡断的性格缺陷暴露无遗。> 他不知道该不该按照田丰所说的去办,觉得这样挺好,但是反过来一想,觉得许攸说的也有道理。> 攻打郭鹏,是断他一臂,让他没有北上进犯的力量。> 攻打公孙瓒,是覆灭公孙瓒,稳定自己的后方。> 两种做法都有意义,都有价值,而且听上去都有风险,这五五开的局面,让袁绍非常烦恼。> 到底该怎么做?> 攻打郭鹏,还是攻打公孙瓒?> 眼看着许攸和田丰互相喷唾沫星子,眼瞅着就要撸起袖子打架了,袁绍心里烦躁不已,一拍桌子怒吼道:“都给我住口!”> 谋士们纷纷看向袁绍,顿时发现自己失态了,于是一起向袁绍谢罪。> 袁绍摆了摆手,烦躁的坐了下来,深深的喘了口气。> “子远和元皓说的都有道理,你们都是为了我而考虑,就不要再争吵了。”> “是。”> 谋士们偃旗息鼓,纷纷坐回了自己的座位,等待袁绍的决断。> 袁绍思来想去,觉得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真的很难决断,左思右想,也想不到自己该怎么办,越想越是烦躁,最后做出了一个决定。> 不偏不倚,各打五十大板。> 命令麹义和张郃率兵两万北上屯驻在河间郡高阳县,又下令颜良和高览率兵一万南下屯驻在繁阳县,看看那边比较好占便宜就派哪边的军队进攻。> 不能占便宜的话,守备也是好的。> 对于袁绍这一『神来之笔』,不管是许攸还是田丰都没搞明白。> 自古以来两线作战是兵家之大忌,我们争吵是为了做一个决断,问问你到底要那边,不是让你全都要啊。> 可是袁绍就是表示——我全都要。> 袁绍做出决定之后就命令军队开始行动,谋士们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劝诫袁绍。> 只觉得自己看不懂袁绍的这波操作。> 袁绍的这波神操作吕布并不知道。> 吕布进攻受阻之后,还写信请袁绍南下帮助他攻打东郡,袁绍得到吕布的信件之后难以作出决定,又让谋士们开会商讨。> 自然,没有结果。> 最后袁绍居然决定等吕布攻克濮阳之后再南下帮助吕布,不然的话就不出兵,以免引起郭鹏的愤慨,到时候直接北上攻打冀州,则大事不妙。> 许攸从袁绍分配的兵马数量看出了袁绍倾向于攻打公孙瓒,倾向于捏软柿子,于是趁机撺掇袁绍前往高阳县指挥军队北伐公孙瓒。> 田丰力劝袁绍配合吕布南下攻打东郡,袁绍不许。> 田丰着急的拽住了袁绍的衣袖,强行拉住袁绍。> “将军!将军的大敌不是公孙瓒,是郭子凤!公孙瓒不修德政,不得人心,早晚必自取灭亡!郭子凤占据两州之地,勤修德政,广得人心!> 蔡伯喈为他经营学宫,大肆吹捧,郑康成之子也在他麾下出仕,这两人如此支持郭鹏,宛若当年商山四皓陪坐于惠帝身旁!高祖都没有办法!他羽翼行将丰满,再不遏制,就晚了!”> 田丰声嘶力竭的苦劝并没有打动袁绍。> 事实上袁绍并没有听进去。> 袁绍本来还愿意听田丰说的话,但是田丰抓住他的衣袖不让他走路,如此以下犯上的行为让袁绍大为恼火。> 袁绍很用力的想要甩开田丰的手,田丰死死抓住不松手,袁绍动了真怒,用力一甩,居然让自己的衣袖被田丰撕裂了。> 看着被扯坏的衣袖,袁绍怒视着田丰,怒火高涨,田丰这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意识到再想进言,是不行的了。> 沮授连忙上前为田丰向袁绍谢罪,袁绍十分恼火的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于是南下帮助吕布攻取兖州的可能性就彻底没有了,颜良和高览率领的那支部队也就等于是守备军,不可能再次出战了。> 田丰大为懊恼,连连表示自己不是非要那样做的,实在是急不可耐。> 沮授理解他,可是袁绍不会理睬他。> 吕布心心念念的外援没了,可是高顺的进展却十分顺利。> 驱使大军攻破昌邑县后,又四处劫掠获取粮草,强行征召壮丁加入军队,进一步扩充军队数量。> 等他攻破金乡县,扫荡那些依靠坞堡庄园自我守卫的豪强们,获得足够的粮秣之后,便率军进入了任城国。> 要快,要打郭鹏一个措手不及,要在他还没来得及组织军队进行反抗的时候,直接把他统治根基薄弱的兖州给拿下,将他驱逐!> 高顺一刻不停的率军前进,一刻不停的以战养战,以此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斗罗之开局千寻疾
太古龙象诀
夜色盛宴
青春岁月
乡村透视小狂医夏东黄月桃
养妖记
精灵时代之全面战争
带球跑文里的炮灰崽崽我不当了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西游之虎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