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猜疑(1/2)
一大早,赵奎回到省政府的办公室里,秘书蔡明为他放好手里的公包,又跑前跑后端上茶,当日的报纸早已经放在了桌上,随手就可以拿到,方便阅读。(书库(64))
赵奎这次离开滨海市,同时也带上了秘书蔡明。在滨海市,蔡明职务是市委办副主任、赵奎专职秘书,到了省里顺利提了一级,如今已经是省政府办公厅二处处长,兼赵奎的专职秘书。
拿起当天的《南海日报》,赵奎稍稍浏览了一下头版上的新闻,头版头条是省长邬士林到鹏城视察工作的内容,而新上任的省委书记叶高似乎极为低调,和从前的省委书记顾林有所不同,不喜欢光顾头版头条。
看完日报,赵奎将剩余的报纸一一快速浏览。他的桌上每天有十来份报纸,都是影响力较大的报纸,例如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经济时报、青年报、南海日报和晚报等等。
一般赵奎只看头版和二版,并且只是快速浏览标题,感兴趣的内容才会去仔细看看。
用了半个多时,报纸总算看完了。
蔡明敲门进来,手里又拿了一份报纸,对赵奎道:“老板,这里有一则新闻,我想你会有兴趣看看。”
自从到了省里,蔡明也跟着省里的秘书一样,在私人场合喜欢叫赵奎“老板”,虽然这种称呼有些俗气,但是在南海省,这几年在机关内部却十分时髦。
“嗯?”赵奎抬起头,接过蔡明手里的报纸,目光闪过一丝疑惑。
作为一个常务副省长,每天的工作堆积如山,看报纸的时间尽量都控制在半个时之内,官越当越大,时间越来越奢侈。(书库(64))
蔡明作为秘书,清楚赵奎不可能什么报纸都看一次,不过一些在南海省内有些影响力,但是又不足以摆上省长桌面的报纸,一般就靠秘书或者办公厅相关人员来进行甄别。
包括办公厅的件也是如此,每天由收发室统一整理后分类,送到不同的处室进行处理,由各处室的公务员进行分类,贴好传阅签,按照省政府几位秘书长分工一一送达,由秘书长们进行初步签阅,再送到各位省长手里。
每天光从省办公厅收发室里分发出来的件都要装满两个大箩筐,要两个身强力壮的伙子抬到各部门去。
翻开报纸,赵奎的目光落在一则新闻上,看了一眼标题,他的眉毛就拧到了一起。蔡明转身离去,回到隔壁自己的办公室,等着赵奎看完报纸后在做指示。
蔡明送来的报纸上,报道了滨海市东河县黄泥镇工业园区天成化肥厂污染导致村民上访一事,中转述了新任的市委书记宁远的话,“要以民为本,坚决扭转以环境换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是专题新闻报道,中还延伸出一些特约评论员的评论,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如何取舍的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
看完内容,赵奎摘下眼镜,思忖片刻,便拿起电话打给刘大同。
“大同,我是赵奎。”
“赵副省长,早上好!”刘大同声音有些兴奋,:“大家伙都很挂念您了,昨天增明同志还了,您走了,咱们就像少了主心骨一样。”
赵奎:“大同,咱们多年的搭档,客套话就别啦。我看了今天的《南方快报》,天成化肥厂的事情怎么捅到报纸上去了?市里宣传部门是怎么把关的?”
《南方快报》是隶属南方报业集团底下的一份报纸,在1995创刊,原本是周报性质,今年刚刚转了日报,历来以贴近百姓、拒绝平庸、追求卓越、大胆感言而著称,其实这份报纸在全国影响力有限,但在南海省却挺受地方群众的欢迎,毕竟看多了一成不变的党报,许多人宁愿去看这些不算太正统的报纸。
刘大同:“赵副省长,这一点我早就想到了,也提出过自己的意见,无奈宣传口可不是政府管辖的,我听这次采访是由《南方快报》的副总编亲自向宁远书记征求过意见,并且得到了同意的,所以我也很无奈。”
赵奎:“宣传部乐玲那里,你替我转达一下我的意见,宣传是政府的喉舌,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贡献的,而不是做搅屎棍的,她作为市委常委,要具备应有的觉悟,请她自勉一下。”
刘大同连声对,道:“乐玲同志嘛……她是钱凡同志提拔起来的,这一点赵副省长您是清楚的,我一定转达您的意见,请放心。不过……”
赵奎道:“大同,有话就嘛。”
刘大同:“这次宁书记据还要调整整个滨海市的工业产业布局,认为从前的布局相当不合理,我看他这次这么大的动作,似乎是项庄舞剑志在沛公了。几个市政府的同志都和我谈过了,他们手头的引资项目很多都被要求暂停下来,对我们滨海市的经济发展和远景计划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人甚至……”
赵奎眉头越锁越紧,问:“什么?”
刘大同道:“也是玩笑话吧,别是上头斗法,咱们底下遭殃。”
挂了刘大同的电话,赵奎越想越生气,自己才走了两个月,那头新来的宁远就玩这一手?这板子看起来是打在东河县起家的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秘复苏之恶诡人间
仰望星辰下的你
杀出末世新世界
不败神婿杨辰秦惜
嫡枝难嫁
终焉旅行
灵谲
长门好细腰
我的仇人是村花
大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