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立新神(4/5)

瞥见碟中煎鱼少了大半,诧异望去,身边侍者急急扭头,圆眼睛滴溜直转,发间飞起一对尖耳朵,裙摆下有毛绒绒的尾巴一闪而过。

阮十三惊吓欲醒,定睛再看,侍者垂手肃立,哪儿有什么尖耳朵、长尾巴。

莫非眼花了?

他狐疑着要再细细打量。

忽见得前方雾气下降,显出一方高台,台上一人挎剑独立。

宴中侍者们一齐唱诵,诵声回荡直上青冥,通过唱词,才晓得,台上之人正是近来风头最盛的那解冤仇之盟主、斗败鬼王的李天曹李爷爷。

又见天上月轮渐明渐近,降下了人间,蟾宫中飞出仙人,仙音缥缈告知世人,李玄霄除魔卫道有功,天帝降旨举为钱唐城隍。

为他戴上冠冕,披上蟒袍,俨然王侯模样。

他既得道,与他一同奋战的自也一齐升仙。

名高望重的华翁征作文判官,名唤“铜虎”的好汉点为武判官,东瓦子的曲大豪成了枷锁将军,抱一老道长充作阴阳司主簿,镜河真人兼任了速报司功曹……

如是等等。

封官授职罢了,皆大欢喜。

一声锣响。

宴席开场。

侍者奉上佳肴无不精美,席上美酒更是香醇非常,只小酌一口,教阮十三熏熏醉去。

再醒来。

人在家中,鸡鸣破晓。

昨夜诚然幻梦,但梦中见闻却分外真切,莫非神灵托梦?

阮十三左思右想,还是不敢轻忽,悄悄去寻了城中城隍庙。城隍之位空置日久,所以香火渐稀,门前冷清。可而今,他却哑然发现,庙前车马堵塞,朝拜者络绎不绝。

费力挤进小庙,瞧见庙中香客,依稀是昨夜梦中面孔。

“你是?”

“你们也是?”

众人默契不多言语,虔诚奉香后,借来竹竿,小心挑起神像面上红布一角,偷偷看去。

吓!

本该无面的泥塑竟长出了眼耳口鼻!

于是乎。

一夕之间。

钱唐处处有豪绅百姓组织祭祀朝拜新任城隍。

…………

飞来山上。

李长安远眺钱唐,望见白莲朵朵浮于云气之间。

那是他普告天地自任城隍后,生灵信愿在感应中的显化,而坊间每每有祭祀李城隍,便有青气如缕上升注入莲池,为白莲染上一抹青色。

冥冥中有领悟,只待莲花尽青,他便彻底得神道与人道认可,真正就任城隍。

道士目光停驻花色一阵,却不由得越过莲池,眺向远方茫茫海波。

也是自任城隍后,神魂里总有莫名的感应自海中而来,好似一根细刺扎在肉里,不疼不痒,却挥之不去。

那到底是什么?

“或是城隍宝印?”华翁如是猜想。

“感应远在海波深处,宝印怎会……”李长安灵光一闪,“黄尾曾提及,钱唐龙君亦是前任城隍,莫非是真的?!”

“自是不假。”华翁答,“若非海波茫茫,老朽何必困坐愁城几百年,早去寻那宝印了。”

道士想想也对,海波茫茫何处去寻,不若放眼当下,于是笑问:“华老既上山,莫非已有喜讯?”

华翁这个文判官不是白当的,他学识出众,老于政事,又熟知世情,正领着一干僚吏做着当下最紧要的一件差事。

然而。

他却没有答话。

招手叫随行的鬼差们把几大箩筐货物送进山腰道观。

货物全是头颅,有的小如拳头,有的大如脸盆,当然不会是人的脑袋,而是神的,确切来说是泥塑的。

有灵应的神像形貌会随着神灵显化,但李长安是冒领的城隍,未得天地认可,城隍像又怎会变出他的脸来?所谓李城隍显灵,不过是事先备好泥塑,趁夜偷换了城隍头颅。而阮十三所见仙人敕封,也是勾出观众魂魄后,某鬼当众上演的一场幻术,甚至为了节约经……法力,未免穿帮,在宾客酒菜里施了咒,早早放倒了事。

至于原本的神像头颅也都悄悄送来了山间道观。

“各位弟兄手里都仔细些。”道士笑呵呵招呼,“回头请大伙儿吃酒。”

这些脑袋虽无名无貌,但好歹熏了几百年香火,尚有妙用!

忙活完。

华翁这才对着李长安重重叹了口气。

连道三声:“难!难!难!”

揪着胡须,递来一本册子。

既然要用宗(和谐)教的名义剔除恶俗,那首要之务即是编纂一本经书,然而,时限太短,编撰者们思想又杂,上级催得又急,成书质量当然……

李长安粗略翻看一遍。

有的段落错漏,有的段落自相矛盾,有的大段抄袭,有的纯属私货。

李长安把书页一合。

“好极了!”

华翁手一抖,差点没把胡子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都市最强败家子 肥厨 宠妻之路 凤棲梧 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 网游之神王法则 豪门怨:欢期难酬 我,东海山贼王 绝世文鼎 天师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