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智慧改变仇恨(1/2)
“噼里啪啦!”爆竹声声,新年新气象,转眼杨翎已经在天意楼呆了数日,最近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老皇帝驾崩了,新皇帝正德继位,先办登基后发丧事,一连数日京城人马匆匆,杨翎的感慨也是很多的。
杨翎其实是很忧伤的,皇帝年仅36岁,过度的操劳就使他英年早逝了,这位人品最好的皇帝,庙号孝宗。
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三位庙号为“孝宗”的皇帝,晋穆帝司马聃是第一个孝宗,第二个是宋孝宗,他被公认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开创“乾淳之治”,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是南宋当之无愧的中兴之主,一代明君,其庙号“孝宗”,足见其功绩。
而明孝宗朱祐樘比他还强。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厉行节俭,不近声色,努力扭转中衰的大明王朝,史称“弘治中兴”,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使大明王朝再度复兴,是明朝当之无愧的中兴之主,一代明君,其庙号“孝宗”,足见其功绩。
他儿子正德继位时,天下便开始动荡了起来。
然而朝内也不是没有人,李东阳等老臣在老皇帝塌前接受托孤,答应孝宗辅佐十五岁的正德,重整河山,现在混乱的秩序才有所澄清。
京城经历了一度的混乱喧嚣后,连日来平静安康,这一点在天意楼的杨翎感觉得最清楚,娱乐气息越来越浓了。
好事还有呢,杨翎直接升官的任命状下来了。
明朝当官都要科举,杨翎由于抗击蒙古、扫平叛乱、救驾保住并教育小皇子有功,因此直接升官,后补科举考试内容。
老皇帝本来要杀杨翎,但是被晗玉跪在地上,苦苦劝说了数日,说杨翎是大明福星,结果竟然说服了皇帝,终于让他在驾崩前破格加封了杨翎!
晗玉讲了杨翎怎么得民心,怎么救灾,怎么从饮水源头控制疾病传播,怎么带着白衣郎中队,不怕病灾亲自抬着病人,另外还发明了口罩、手套等等神奇的东西,等等,这种人在大明当官,绝对是百姓之福,父皇请三思!
“唉!”皇帝最终点头了。让杨翎在礼部挂职,入文渊阁。
杨翎的官职品级有所下降,但由代理转正式来说算是升了,加上正德新登基,人们都知道他是小皇子最仰仗的大红人,所以很多官员竟然主动过来了探望,其中不乏一些官职比他高的人,三省六部的各个官员都有,杨翎并不是特别会当官,好在手底下有人,徐起、江灼则成为了杨翎的专职师爷,迎来送往的倒也太平。
正德继位,举行隆重的大典,宣布一些新政,特别有提到收回皇亲很多特权,大赦天下,有好长时间杨翎没有见过这种充满元气的感觉了,仿佛一切都变化变化了一样。
到了正月十九的时候,这一天热闹了鞭炮齐鸣,太监刘瑾带着一班太监来了,下旨:
“杨翎赈灾剿匪有功,破格提拔,加封官职,任礼部员外郎,文渊阁大学士,两个官职都是正五品。”
接了圣旨杨翎心思百转,现在自已就是这样当了大官了吗?真有一种在做梦的感觉,真的从前代理巡抚的时候,那个有瘟疫的地方,很多官员不敢去才轮到了他,他发明了口罩手套嘛,可是那时候也从未想过有一天不用科考直接当官!
“怎么着,杨大人,不接旨是嫌官儿小吗?”
刘瑾手里拿着圣旨,对杨翎语气带嘲讽的说话。
“哦哦!”杨翎刚才有点发愣了,赶忙接过圣旨,这是原来的小皇子,现在的正德皇帝给他下的第一道旨意,竟然是一个加封的圣旨,是不是意味着某种吉兆?
“刘公公……不刘总管里面请!”
杨翎看了一眼刘瑾,这个家伙自从上次挨打事件之后,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了,不由得多看他一眼。
他看起来气色比原想的恢复的好很多,本来长得白白净净最近的营养也跟上了,据说他已经是皇子身边的********太监,又名“秉笔太监”,权势熏天呀。
杨翎接圣旨的同时,徐起在身边派人托过来一小盘礼品用布蒙着,端过来给刘瑾看,这是官场上的一个小规矩。
“杨大人,今后你我还要多多合作呀……”
刘瑾在论贪财上比谁都不差,一见银子脸上的菊花又都笑开了,本来他是怀着奚落嘲讽,报前面让杨翎骗打了一顿的仇恨的,现在这些和银子一比,都不算事儿了:
“你瞧瞧,咱们谁跟谁……”
结果刘瑾掀开托盘上的红绸子一看托盘上不是什么金子银子,而是一张纸条,上面写了:
“我请您吃……蒸羊羔儿、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炉猪、炉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酱肉、香肠、什锦酥盘儿、熏鸡白脸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
“这是什么呀,菜谱?杨翎你是什么意思?”刘瑾脸上的笑顿时僵住了。
“刘大总管,您听我说呀,”徐起笑着解释道,“您是知道的,我们杨大人他不缺银子,当然您也不缺银子,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夺心魔
首长惊情:重生小娇妻
瞳神
我是九皇子
神医嫡女
撕过的校草是失散初恋?[重生]
恐怖悍刀行(我可以无限强化)
萌宠兽妃:冷面王爷请放手
邪皇盛宠:侯门毒妃
异度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