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8章 真空露肉装(1/2)

天亮了,要考试了。

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那么,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杨翎所在的永平府包含现在的滦县、乐亭、唐山,秦皇岛等等多个地方,在京城东北边,当时归属北直隶管,本来应该在永平府布政司驻地考,但由于地震,转在了昌平考。

乡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又叫乡闱。

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即初八,初十、十四日进场,考试后一日出场。

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

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寅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

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话说次日清晨,杨翎率领着自已的得力人马,赶往贡院去也。

这一天也是昌平县最热闹的一天,大街小巷子里面,真是拥挤不动,最不缺的,就是峨冠博带的那种“小相公”,明清管秀才叫“小相公”,是一种尊称,而管考中了举人的称呼“老爷”,身份地位的区别由此而可见。

《儒林外史》里面记载过一个特别有趣的事例“范进中举”,范进原本是个穷秀才,他老岳父是街上杀猪卖肉的屠户,那家伙平时里可把犯小相公欺负苦了,秀才叫“小相公”而范进都快60了,还叫小相公,可想象他的压力,终于一天他考中了举人,他娘眼看要饿死了,范进正在街上卖家里最后一只老母鸡!

别人一句话“你考中了”!范进听了此话“嘎”一声,抽过去了,人们抢救,有人请来了他岳父,说救人得抽他女婿一个耳光,但这时候,他岳父怕了,说出了我们要说的关键话“抽老爷有罪”!

当了举人就意味着有可能当官呐!

当然,别在人乎,但杨翎现在觉得这个科举考根本无所谓,他只是考着玩一下而已!

但不管怎么样来都来了,身为考生总起码得对考试和考官有个基本的尊敬。

于是他尽量低调,仅是带着两个小书童,清风,明月,远远的从那他辆豪华马上上下来,也没有让旁边人跟着什么小皇子什么薛莹莹,杨翎都让他们回去。

反正今天是来应考了,不需要别的什么浮华元素,什么抗蒙英雄什么救皇子有功的人物那都是过去,皇帝亲口说会帮他在考试中通过,那也不重要。

到了贡院门前,此时来得还早,贡院的大红色朱漆门还没有打开,两个石头狮子威武高大,外面是青石铺着地,红色的黑色的各种栓马的桩子,翘脊飞沿的院墙上的瓦片都透着这个地方的森严,对于举子来说,这是决定一辈子命运的地方,杨翎到了这儿也不由得肃然起敬。

“贡院”两个字写得特别清晰。

今天是考试的正日子,外边有队队持有红樱长枪的卫兵,身上有黑色衣服,整齐的站在那维持秩序,给气氛增加了更多一分沉重的感觉,不多时两名主考学政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跟着长枪卫队被保护着进入了大门!

早有无数的学生们,举子们,在外面排队等着考试呢,有的在背书临时抱佛脚的,有的在直接摆起了香案,祈祷!

其中,有的家里有钱,骑马来的,坐轿坐车的,在场外面等开考的自然不止他一个人。身为书生,笔墨纸砚台,自然不会只有一个两个,怎么着也得装一个大李箱子,有个书童来帮助扛一下那才是最好。

此外,离开考的一段时间,仍然有不少举子在背书临阵磨枪的呢!所以还得带不少书,因此这种考试身边不能少得了仆人。

但是有富有的人家自然是不在乎,来一大帮人陪考的一看就知道家里有点钱,但很多还是连仆人也请不起的,自费上来赶考,吃穿住用,吃喝拉撒进考场要给门卫、里面的跑腿的等小人物送小费,这都是花钱的地方,万万省不得的,于是随行的仆人就得省下了。

一旦发现衣着褴褛破旧寒酸,然后孤行人一个的,那他肯定就是家庭不好的。

杨翎不差钱,但无意之间低调,仍然还是有两个15岁的小童儿帮他跑个腿,买点吃喝之类的,他身上也不用带书,更不必临阵背书一身都是轻松,走路一晃三摇,显得跟周围哆嗦着背书的气氛极为不相搭配。

时间还差一刻多开门。

杨翎看着身边左右,突然觉得无聊。

多么似曾相识的场面,当年他参加高考,不也是像他们一样紧张吗?确实人有适度的紧张感,会让人超水平发挥……看那位,手里捧着一本《论语》在那狂背的,杨翎走了过去,捅捅他道:

“年兄请了,你这个时候还念《论语》,未免有些为时过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落霞峰上的爱恋 少夫人的宠婚日常风和你 毁灭道 相爱七天七夜:试爱帝少 太古星门 我杀敌就变强 彩云之南,山海以北 全民策划之幕后黑手 超级鬼魂收容所 嫁给皇家老男人(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