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章 皇上,出大事了!(3/4)

点菜吧。”

徐元家境殷实,比熊、程二人条件好得多。熊赐履出身于书香门第,家中虽不贫寒却也非富族。当年张献忠杀进湖广。熊赐履全家十数人被乱军所杀,只他和母亲侥幸活命,从此家道中衰,母子相依为命。出生于昆山世家大族的徐元自然知道熊赐履清贫而又清高的生活窘境。每次聚差不多都是他做东。熊赐履深知徐元的好意,一来二去的便也习意为常了。

“咱们来一盘‘江豆腐’?有道是‘江家豆腐伊家面,一人离筵便不鲜。’”

“赐履兄,你已经够瘦的,光吃豆腐怎么成?反正是元兄做东,咱们也来些解馋的。对,再来一盘‘潘鱼’和一盘‘胡鸭’。”

“来令人感慨万分。这饭庄的许多名菜都是以来此进餐的京官士人的名字命名的。有朝一日,不知会不会出现以你我兄弟们的名字为名的菜肴?”

“哈哈,元贤弟,你的野心可不哇!你最喜欢吃什么?让我想想,”程汉斌哈哈一笑,“对了,你最爱吃螃蟹是吧?放心,有朝一日你入阁拜相,这隆盛轩里保准又多了一道美味‘徐螃蟹’呢。”

“瞎扯,难不成有人爱吃甲鱼,便有菜名叫陈乌龟、宋王八?”徐元被程斌的话也逗乐了。

“三位公子好开心哪!听口音你们是南方人士,专门进京赶考来的?”

顺治听隔壁桌三人话有趣,便笑咪咪地走了过来,正巧还有一个空位,他随口问道:“我可以坐下话吗?”

“请!”

徐元上上下下打量着这位满人军官,看样子不过二十来岁,但他的语气和神态自有一股子威严和风度,似乎与他的年纪不太相符。不管怎么,来人很雅,落落大方,不油滑也不骄矜,比平日里常见的那些个前呼后拥的满洲贵胄要谦恭有度。当下便也默认这个不请自来的客人。

“我姓黄”

顺治煞有其事地给自己介绍了一番,京片子里夹杂着一些山西方言味,得不伦不类的,一旁的吴良辅和侍卫们听了只管捂着嘴巴乐。

“这样吧,咱们边吃边谈,将那桌子上的菜都端过来吧?不然凉了就不好吃了。”

徐元二人未置可否,顺治已经招了手,不一会店二便上了一桌子的菜肴。

“有上好的竹叶青吗?俺喝家乡的酒下去才顺当。噢,不知三位士可喝得习惯?你们江南人大多喝味儿淡的米酒、黄酒,也是,若头脑喝得晕晕乎乎的还怎么做章呢?二,再抱几坛米酒来!”

见来客口口声声地称自己为士,徐元朝熊赐履看了一眼,欠身道:“这位黄…”唉,他只姓黄,该怎么称呼呢?看年纪又比自己一些,徐元犹豫了一下:“黄大人,在下只是一介儒生,我三人相约是进京赶考的,至于能不能金榜题名成为士,还不一定呢。”

顺治大喇喇道:“莫叫我什么黄大人,我年纪比你们,便叫我黄弟好了。”

“什么?皇帝?”熊赐履手中的筷子一抖,有些吃惊。

“我本姓黄,论年纪又比你们一些。称我为弟不是很合适吗?各位大哥,咱们先干两杯!”顺治心中好笑。觉得跟这些汉人的书呆子称兄道弟倒很好玩。

“在下湖广熊赐履先干为敬!”

“好,爽快!”

“在下昆山徐元不胜酒力,以茶代酒吧。”

“在下程斌…”

顺治对熊程二人点着头,频频举杯,眼睛却紧盯着徐元,突然想起一事。便问他道:“徐兄是昆山人。却不知可知昆山顾亭林?”

徐元一怔,脸上有些不悦,心道我舅父之名如雷贯耳,也是你可以直呼其名的吗?

“黄弟,徐公子正是顾先生的亲外甥!”熊赐履喜欢喝酒却不胜酒力,此时已经有几分醉意,话也多了。

顺治一怔,顾炎武不是不许门人出仕大清的吗,怎么他亲外甥反进京参考来了?

“你舅父亭林先生答应你出仕我大清吗?”

“人各有志。这些年大清如旭日东升,若我汉人再一心向着朱明就太过愚腐了。我辈自幼学习四书五经,可谓满腹经纶,而大清不日即可收复云贵。荡平海寇,一统天下。若谈到疗疮痍,安天下,非孔孟程朱圣道不可。所以”

“好,简直太好啦!”

不等徐元把话完,顺治竟兴奋地抓住了他的手摇了起来,喜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后治国平天下的事正要依靠你们汉人呢。”他这话却是发自肺腑之言,且真是高兴,连顾炎武的亲外甥都愿参加大清的科举,做大清的官,可想汉人那些儒生心态已经发生何等变化。等到西南和广东平定,只怕世上汉人的读书人再也没有一个还抱着朱明正统不放的了。

顺治的欢喜劲却把徐元和熊赐履搞糊涂了,你不过是个满人军官,怎的口气倒像大清皇帝般。程斌的视线却落在另一桌正盯着这边的吴良辅和一众侍卫身上,心下隐隐有些激动,难不成眼前这年轻人真是皇帝?

顺治当真是高兴,端起酒杯便要敬三人,饭庄外却一阵骚动,隐有无数人奔了进来。吴良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绝品透视医仙 漫威之别拦我,我想死 文武道尊 逆天废材傲世五公主 豪门婚色之前夫太坏 我的极品老板娘 混沌不灭诀 我家影后是锦鲤 诸天中走向永恒 却把青梅深深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