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定议(2/3)
自己的想法一一道来,和众人讨论起来。如何把火枪的劣势如何弥补过来,又举例火器也有自己的优势,面对众人的疑虑,他耐心的分析。
首先这个时代,弓箭的威力也不是不犀利,但是一个好的弓箭手培养颇为不易,一般好的弓箭手培养要花两年时间左右,这完全不能和关外自幼就练习骑射的鞑子相比。而火枪手则不然,只要训练充足,一般两三个月就可以出师。
只要汉家屯发展兴旺,人口增多,地盘扩大,这训练精良的火枪手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军营产出,这比起优良的弓箭手死一个少一个,先天上就有优势。
其次,弓箭有效杀伤力在五十步左右,而精良的火枪则达到了八十步。射程上就占了便宜,如果军队平时训练有素,战时严格执行战术,对抗鞑子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这期间,主要还是以冷兵器军队为主,火枪为辅。如果因为火枪现在如此多的缺陷,就摒弃不用,那是愚蠢的。
看到于望始终坚持要发展火枪,但是同时也明了这火枪眼前只是辅助,众人都松了口气。看着众人如释重负的表情,于望便打趣道:“眼下各位轻视火枪,不屑一顾,我敢打赌,这以后我们汉家屯的未来还得靠火枪!”
听到这话,王力咧嘴笑了:“鸟铳,鸟铳!也就打打鸟儿罢了!难道真能当其重任?得了吧你!老王就与你赌了!”
看到王力对火器的如此轻视,一直在沉默的韩立功壮着胆子话了:“王大人,这鸟铳的名称,其实并非打鸟之用,而是表示即便对手轻捷如鸟也难以逃脱。另外,火枪里还有抬枪,此枪威力强大,即便连战车也无法抵挡,更何况是人?”
看到韩立功维护火枪的声誉,于望笑了,同时又对这所谓的抬枪大感兴趣,经过韩立功解释后,于望心里大概明白了。
这抬枪,大明民间又云九头鸟,是为大型鸟铳,带有三角支架和旋转装置,长三米,重十二公斤,有效射程二百米,威力相当强劲,当真是连战车也无法抵挡。
于望惊叹,这不就相当于后世的重型狙击枪么?想不到这个时代大明就拥有了,由此大明不是没有能工巧匠,对于火枪的改进,他在此刻充满了信心。
火器的争论,到此告结束。但是,于旺相信随着以后火器的发展,在战争中表现出的绝大威力,众人会慢慢改变观念的。
既然不讨论火器了,于旺又提出了汉家屯以后组建长矛方阵的事情。对此,肖先生发表了意见:“于大人,起长矛,我大明的白杆兵威震天下,既然有秦良玉将军的珠玉在前,我汉家屯又岂不能效法之!”
真是众人计长,一人计短。连肖先生都发表自己的意见了,于望又惊又喜,连问详由。肖先生也是老实不客气,摇头晃脑的直接介绍了白杆兵的武器长矛。
来这白杆兵的长矛,它枪的前端上配带有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虽然比起普通长矛多了两玩意儿,但作战时,这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
于望拍手称绝,如此利器,简单又实用,这汉家屯以后的长矛制式就选它了。
······
时间很快到了崇祯七年的十一月中,此时已经是北风凛冽,天寒地冻,人们在呼吸时都哈着白气,汉家屯那些满面风霜,贫穷的军户们身上的棉袄破破烂烂,脸都冻得青紫,在这严寒中,他们只是不时跺脚搓手的,似乎这样就能给自己带来温暖,这大明北地的冬天天气实在太冷了。
在十一月初时,汉家屯军户开荒修渠之事便告完全结束,根据肖先生的统计册,共开垦有田地一千五百多亩,疏浚水渠十里多,这个成绩简直轰动了整个马头营。
汉家屯开荒亩数册缴上卫所报备后,防守孙忠明异常吃惊,连连惊叹!在开始,于望自告奋勇的要屯田,他根本就没有报多大希望,如今这个大明,谁还会实心任事?况且是屯田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新设一屯,同时还意味钱粮的哗哗靡费,这卫所上头可不会拨下一个铜板来,没想到于望还真干了,干的成绩还不,也不知道于望哪里来的这么多钱财?有了这么多的钱财,还真舍得投进去?
孙忠明甚至怀疑这于望是好大喜功,虚报开荒成绩来换取功劳,这在大明各地卫所太常见了。不放心之下,就亲自带人下来查看。在目睹汉家屯外那连绵开垦好的田地,终于信服了。他执着于望的手道:“望兄弟!哥哥真没有想到你是这么一个实在的人!哥哥什么都不了!这眼下大明要是人人都如你,这天下还怕不中兴?可是难啊,真的很难!”
同时,他还亲热的对于望:“望兄弟,这以后你要是有困难,尽管对哥哥!只要哥哥能帮到的,绝无二话!哥哥这想着往县城里走,可就全靠你了哇!”原来自从上次他送朱雨泽去县城就任,在那里花天酒地了几天,乐不思蜀,再回想在马头营这鸟不下蛋的鬼地方,他心思热切的只想往上爬。
连着县城里的操守朱雨泽得知后也是欢喜异常,看来自己当日答应于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之重铸山河
国与神与人
无限尸道
红色官途
娇妻太甜:老公,要抱抱
网游之困龙升天
护花战神
重生打造商业帝国
极品皇太子
龙珠之天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