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11章 平夏战争3(1/2)

“现在必须有个说法,不能那家中的孩子们去拖时间。”

没藏讹庞也不顾及现在还在皇宫门口,直截了当的说:

“要不然就南下跟华狗决战,要不就把孩子们撤回兴灵,在兴灵决战!”

“没错,要是还想这么拖下去,就让他嵬名家的兵去吃炮弹!”

其他人立刻应和起来。

虽然他们都知道这是肯定行不通的——临阵换将就是大忌,更别说临阵换军了,这是根本不可能达成的战术动作。

因此他们也就是说说罢了,根本目的还是选择决战,而非继续拖时间等待不知道来不来的外军盟友。

“可如果天子一定要继续拖时间呢?”叶孛麻问。

这个问题让现场一片沉寂。

这确实没有好办法,现在甚至有人认为,大德皇帝现在的选择其实是想借外敌之手削弱国内大族。

“陛下已经老了。”没藏讹庞冷冷的暗示:“太子今年已经16岁,有德行。”

话中的暗示让很多人猛的一怔。

“做不到的。”仁多楚清摇摇头说道:“咱们的兵都在外面,现在兴灵之地都是嵬名家的兵。”

“那怎么办?”没藏讹庞微怒:“华军已经到了耀德城,到灵州的路已经走了一半了!再拖下去……”

“做不到的事想都不要想,不过可以选择别的方式达成目的。”叶孛麻在旁边提醒道:“嵬名家的兵都在兴灵,而我们的兵在南方的堡垒中,也就是说,陛下其实也管不到南边……,呵呵,如果陛下一意孤行,我们就干脆放弃南方那些堡垒吧。”

“对对,这个办法好!”一个小部族长大声赞同道:“咱们把各家的兵直接撤回兴灵,陛下还能把咱们都杀了?只要咱们到了兴灵,害怕陛下不决战?”

叶孛麻一摆手:“这是陛下不听忠言,迫不得已的办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使用,咱们这几天还得劝谏陛下。”

这是部落联盟政权最大的缺点,很可能没有之一——如果自家部落有需要,国中的大部落丝毫不会在意损害本国的利益。

话又说回来,夏国的皇帝对利用外敌消耗下面大部族实力的做法,也没有任何心理障碍。

……

共和1792年12月20,华军攻克辉德城。

这是一个驻军稍多的大型要塞,足足五千夏军士兵被华军一勺烩了。

这一次,李井槐并未继续进攻,因为下了大雪,他需要更多时间把手上的车辆轮子换成雪橇条幅。

这耽误了很多时间,此外,之前一个多月的战争,虽然前进速度一直不快,但他认为部队仍然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休整,正好趁着大雪时间完成这件事。

最后,李井槐希望趁这段时间给前线囤积更多粮草和弹药,并且开始动员民工修复他攻克的那些堡垒——这些堡垒对华军来说就是肉罐头,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就能撬开吃到里面的美食。

但对党项人来说,有华军防守的堡垒,就是用牙齿啃铠甲——完全没机会。

华军参谋部在战前曾经预测:党项人在野战连续失败后,会失去跟华军野战的信心,但他们有可能尝试派出精锐骑兵切断华军越来越长的补给线。

这是很正常的想法,实际上,三十年前,周军对伪夏进行战略进攻的时候,他们就曾经用过这一手,并且取得过很大成功——在金军入关的时候,已经打到灵州的大周西军每天口粮只剩下正常的一半,这也是他们撤退的时候,党项人能够一路尾随追击,造成西军全线崩溃的原因之一。

虽然可能性很小,但李井槐并不想重复大周当初的失误。

基本策略就是把党项人自己修的堡垒当成一系列屯粮兵站,每个兵站驻留保证敌人轻骑无法攻克的兵力,储存可供一线部队使用三天以上的口粮。

然后,兵站向前方,或者兵站与兵站之间的补给,尽可能使用带着护板车厢的大车,一旦遭到突袭,车队可以迅速围成车阵。

这样,哪怕只有民兵,车队也足以坚持到骑兵增援到来。

李井槐的作风就是完全不给敌人一点机会,尽管他所带领的部队有以一敌十的能力,但他仍然希望尽量制造以十打一的机会。

……

李井槐一点点向兴灵推进的同时,最西路的左鹤林战斗群正在继续向西进攻。

左鹤林的风格与李井槐完全不同,他就是那种宁愿冒风险,也要尽量突袭敌人的将领。

这种人,把握住机会就很容易创造名垂史册的辉煌胜利,但一旦翻车,他就是历史笑话。

但左鹤林完全不在乎,何况他的部队大部分都是吐蕃人,这些人现在连外蕃都算不上,就算全死了也没人心疼。

因此,左鹤林就像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

十月底,进攻开始的时候,左鹤林率领两万汉蕃从青海湖边誓师出发,十一月初八就攻克凉州,切断了党项甘州军司与兴灵之间的联系。

这实际上也是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超级古树分身 韩剧之顺任 谁说这顶流癫!这顶流太棒了! 狂妃逆袭记梅开芍慕容烨 网游之我能看见爆装率 惊天剑神 八卦战国 绝圣道尊 病娇女帝竟是冲徒逆师 无限之秘术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