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零四章 秘抒胸臆 士人从贼(1/5)

李自成离开四川,穿过湖广郧阳一带,直入河南。?是淮南军。经常是在扬州府内巡游,这分明不是他们地辖区。

而且大军妄行,百姓商人多有惊扰,本地兵马阻拦,胶州营淮南军分毫不让不说,还恶言相向。甚至有动手的架势。

南直隶兵马太平这么多年,自己是什么材料也是心中自知,那里敢和对方这种虎狼真翻脸。往往只能是退避。

部队要想过地好,也要看他驻防的地盘和对当地的保护威慑能力,眼下这地盘被来自山东的兵马一点点挤压,打又不敢打。只能是一步步的退,当地的商人士绅,黎民百姓渐渐的也看出些不对,看出来到底是谁主事。

南直隶本地地兵马自然不甘心,可这调山东兵马常驻在南直隶的又是南京兵部和地方官员以及朝廷统一的意见,所谓打碎了牙咽在自己肚子里,就这景象,结果陈述淮南军罪状的文雪片一般。南京城的处理方式。也只能是捏着鼻子把这个到淮南军之中,让他们注意点。

陈六可不理会这些文。连搔痒都不算的动作,他只记得李孟地吩咐,限度是不和南直隶的兵马火并,只要没有动手,你就尽量的向南。

如果人快要饿死,谁还在乎咸淡,在周扬和宁乾贵整理呈上地文之中,李孟现,即便是在两淮盐业上插了一脚,并且有盐商们送上的保护费,可收入增长并没有预期的那种跳跃。

因为现在各地变乱的区域加大了,盐业销售地区域跟着变小,盐的销售当然也是受到影响。

不过稍有补充的是,私港的船只属于胶州营的船只,增加到四十多艘,这海贸的生意在乱世之中可是唯一愈兴旺达的买卖。

现在胶州营兴办屯田田庄的好处就体现出来,最起码粮食供给不愁,而且地方上地治安也因为这粮食供应地存在稳定许多,但屯田田庄的展渐渐地停滞下来,不管是人手还是田地的增长都变的极为缓慢。

原因很简单,山东的土地已经是集中到越来越少的人手里,再兼并下去,就是这些大户之间的互相吞并了。

而且那些支撑下来的平民百姓,中小地主,现灾荒并不是不能挺过去,最起码旱情并不是那么严重,山东在兖州和登州都是闹了蝗灾,可就是被控制在一县或两县之内,并没有蔓延开来。

在屯田田庄组织的兴修水利,和其他各项兴农的措施,运用这么多人力做的这些事,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善了整个山东的环境,天下大灾是不假,可山东在某种程度上改善许多了。

屯田聚民养民、田庄出粮出兵,这套体系差不多成了胶州营的宗旨,陈六和张江驻守两淮,也有灵山商行的掌柜过去大肆的采购田地,招募当地的流民耕种,还有那几座为了招抚河南流民建立的田庄。

这套体系,在淮安府也是颇据规模,若是有人疑问,胶州营的这些商人都是振振有词,我们是来两淮一带置办产业,说的理直气壮。

崇祯十三年的腊月初二,李孟在校阅完了从南直隶过来的两营之后,又是去往孙传庭所在的那个宅院。

这个地方,隔三差五的就要过来溜达一次,劝说招揽,李孟心想当年刘玄德请诸葛亮也不过是三顾茅庐,孙传庭住进这宅院之后,李孟来了也有十几次。

那孙传庭的态度却也是奇怪,除却前两次不理不睬之外,后面这些次也是简单的聊几句,询问下胶州营的军政、民政和经济之事,这些事情都让孙传庭颇为的好奇,想不明白李孟一个贩盐军户出身的军将,会有这么多思路来做这些。

人在自己的控制下,主动权就是握在自己手中,李孟也不心急。在刘福来的指点下,虽然是把人软禁在院子里。除却李孟自己和其他亲卫外不能接触,但邸报、塘报、胶州营系统内的各种情报,除却那些绝密地,其余都是一股脑的送到孙传庭地房中去。

还有周扬、宁乾贵每日里处理政务的留底文案文档,也都是一的送过去,孙传庭却也没有做什么姿态。

送到他那里,孙传庭差不多尽可能的都是详细一遍。不过除却询问李孟之外,也不提出什么意见,倒像是在看那些解闷的诗词。

李孟过去的时候,偶尔也和他谈谈近日胶州营做了什么,孙传庭听的倒也是非常仔细,但评价地方式让李孟很是气闷。比如说经常是淡淡的笑。

这次李孟过来,孙传庭的房差不多都要被纸张文牍淹没,孙传庭看着一本用线钉起来的册子。胡须好久没有整理,很是潦草。

“孙先生若是觉得吃穿用度有什么不足,尽管和门外的卫兵言语一声。”

李孟坐在对面的椅子上,没话找话地说道。孙传庭眼睛看着文档,头也不抬,沉声的回答说道:

“有劳李总兵费心,此处比诏狱强的很,老夫呆地很舒服。”

最近对李孟来说却没有什么值得谈的,一句招呼过后,屋子里面就是很尴尬的安静,李孟也觉得颇为别扭。心想要不然就站起来直接说:先生。可愿帮我,只恨现代和这时代没有多看三国。要不然把“三顾茅庐”的段子拿来用在这里,可真很合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雷霆特工组 我娘子天下第一 超级复制系统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 游走于记忆的时间 美妾 全能百科全书 洪荒:拔剑千年,开启人族时代 星夜入梦来 宠夫狂魔:病娇总裁你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