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六章虽千万人吾往矣(1/2)

“一人之力岂能翻天?何况天子令已下,若朝令夕改,何以信服天下?”<

想到贾诩,王允只是一瞬时的失神,他贾文和纵然有先见之明,可有怎知朝堂之事?<

“一人自然不能翻天,如果这人说出众人所忧,亦能排忧解难纵不能翻天,亦能叱咤风云。”<

对于王允小觑贾诩的话王玢嗤之以鼻,您老人家眼高手低,他贾文和可最善于脚踏实地寻找别人的缺点,一击而定。<

王玢越说思路越清晰:“散落在外的西凉军卒数万,加上周围的羌胡,以及李郭二人裹挟之众,等其至长安,恐不下十万众。”<

“十万众?”<

王允再次抬起头,眼中惊骇之色毫不掩饰:“真有那么多?”<

“恐怕只多不少?”<

王玢坚定的看着王允说道,毕竟不论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说李傕、郭汜至长安城下时众十万。<

“不可能!”<

好一会,王允摇着头道:“牛辅部有万人,李傕、郭汜四人最多不过万人,至于段煨之流纵有万人不过是乌合之众,尔不要再言,还有看看这两份奏章!”<

王允说着,随手将案牍上的两份奏章扔向王玢,王玢捡起奏章,繁杂的字体让王玢看的头大。<

好大一会才猜透一点,这好像是李傕、郭汜等人的请罪奏章,还是为胡赤儿请赏的奏章。<

熟读三国的王玢自然知晓这两段剧情,李傕、郭汜请罪不成欲逃归乡里,后被贾诩劝阻遂一心攻打长安,成就二人肆虐长安的好事。<

第二件是牛辅听闻董卓已死,王允欲下令逮捕自己,慌忙间逃跑被亲信胡赤儿所杀。<

“说说你此时的看法。”<

王玢还没从书简里抬头,就听王允淡淡的问道。<

“呃?”<

说实话,后世许多人都痛惜王允不赦李傕郭汜二人,不然在其治理下大汉必定会再次中兴,他亦能躲过一劫做中兴名臣?<

王玢的心再次滚烫起来,对啊!王允平定了李傕郭汜,以汉室的名义征召天下名士、名将,谁能抵挡这番大势?<

没了田丰、沮授、审配、辛评、辛毗、郭图等大批名士的袁绍跟没了颍川士族团的曹操,还有得不到荆襄士族支持的刘备都弱爆了?<

至于孙策,呵呵!招他来做打手,制衡吕布这厮。<

“说话!”<

王允的目光突然凌厉,冷冷的感觉瞬间打断王玢所有的幻想,这样做的前提是得说服眼前的老顽固——王允。<

“我,觉得,应该同意李傕郭汜二人的请罪奏章,二人有罪,随其叛乱者不过本部兵马,若拒绝之,恐其会裹挟其他西凉将校围攻长安。”<

“嗯!有些见解,难道尔忘了,吾刚言及朝令夕改之事。”<

王允虽说赞话,可他话里的冷意却让王玢打个冷颤,在其有点失望的眼神中王玢突然站起大声壮气道:“父亲,儿以为不然,关东诸雄如袁绍、袁术、刘焉、公孙瓒之辈自立之心昭然若揭,纵然大汉威信不失,恐亦奈何不得尔等。”<

“放肆,黄口小儿,岂敢妄言朝廷诸公的决策?”<

早听说过王允不听人言,今日一见果不其然,自己儿子的话都听不进,如何能别人的话?<

可一旦放弃,自己就得流亡天下,流亡天下随时都会死在别人手里。<

王玢胆气猛壮喝道:“王符的《潜夫论·明暗》中有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父亲不过刚初掌朝政就如此听不进人言,日后如何教导陛下做一明君,大汉纵然中兴恐也将毁在父亲二人手中。”<

“竖子放肆。”<

王允那骇人的气息再次释放出来,这次王玢不再躲闪,反而一意对视回去,一旦躲避就是数百万人被屠戮,汉人的大好河山被胡人践踏,近千年不得安生,我这是为汉人争千年的气运,虽千万人吾往矣!<

“孺子,就不怕李傕郭汜城为下一个董卓?”<

二人对视许久,王允眼中飘过一丝赞赏,此儿似吾!<

王玢轻笑,这一局自己独赢了,轻嘘口气,遂道:“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尔,人多则心不齐!何况有吕奉先这头猛虎在?他二人欲反一廷尉足矣!”<

王允点头:“此事,吾会慎重考虑。”<

“父亲,儿还有一言,西凉军中有一人必须得特赦,那就是武威贾诩,此人不赦恐大势去矣!”<

“哦!他真的这般睿智,让汝四次三番为其求情。”<

王允饶有兴致的问道:“汝见过他?”<

“汉阳阎忠言:‘其有(张)良,(陈)平之才’。”<

“哦!他日吾倒要会会他这个良、平之才。”<

王允抚须道:“尔想做个什么职位?总不能继续这般浪荡下去吧!”<

“呃?”<

这是授官的节奏吗?王玢一愣,天晓得他真的只想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郡主如此多娇 神话解析,知道剧情的我无敌了 四嫁 同风起,九万里 念旧 小娘 三梳 我爱上了一具女尸 武道真君,从捕蛇人开始 掌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