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新年到来颍川请帖(2/3)

前的饭菜,那多无聊啊!”

公孙开果断插入:“不过这八仙桌和椅子的设计倒是不错!主公,不若将设计图画出来,寻找木匠制作之后贩往各地,这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这个你看着办吧,需要支取费用的,数额小于三金元的你自己拿主意就行了。别忘了,你可是内堂总管啊!”谢信调笑道。

事实上他当然也想拿去卖,甚至什么曲辕犁、造纸术、高度酒什么的他更想去做。

只是受到规则之力的影响,只要他去当工匠,或者去当商人。就算配方再对,一切准备再妥当,最后也一样会失败;就算商路再畅通,就算这玩意明明会大赚特赚,但到头也会直接血本无归。

这就是这套系统最悲催的地方,他可以让你在某一个职业所向无敌。

但同样的,这个职业以外的所有职业,涉及个人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但只要涉外的话,那么就会一定失败。

接下来的几天,黄忠和黄家村一些与谢信有故的村民,纷纷前来拜年。私塾的那些学生,也6续前来给谢信拜年,并且携带了大概五十石粮食过来。

这些粮食,实际上就是过去半年里面,学生们缴纳的学费。

若直接拿去卖,大概可以卖得五贯铜钱;若是留着吃,足够谢信七人吃上两年半左右。

若仅仅留下大半年的伙食,其余的拿去贩卖,则还可以有三贯左右的收入。

放在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足够一年的用度了。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个人开设的私塾只要生源充足,还是蛮有赚头的。

而公立学堂,唯一的优势就是塾师的工资旱涝保收,而且绝对不会低,所以私立公立各有各的好处,谈不上谁比谁更好。

将近元宵节时,两个信差来到了谢信的私塾前,给谢信递上了两封信。

这年头做信差是一件苦活计,但收入还算不错。

看着两位信差那风尘仆仆的模样,谢信识趣地给两人各包了一个红包。

回到私塾后堂,谢信拆开了两封信。

一封是来自公孙胜的,信里的意思有三个:

第一点就是向谢信贺岁,另外让谢信代他向谢母拜年;

第二点就是告诉谢信,窦武已经死了,谢信两人也算自由了。若是时间充裕,可以来辽西公孙家做客。

同时也告诉谢信,自己的父母对谢信的教育水平非常满意,能够将公孙度**得那么孝顺,所以也希望当面答谢一番。

最后一点,则是告诉谢信,老师李膺只怕阳寿将近,让他有空去洛阳看看老师。同时如今趁着老师还在,是不是给自己找一个官职,也不枉寒窗苦读那么久。

若对在洛阳为官不敢兴趣,也可以全家迁来辽西。以他公孙家的手段,要让谢信在辽西混得不错,还是有点办法的。

当然谢信若是对此都没兴趣,公孙胜也不强求什么。只是希望两兄弟的情谊,能够永远不会变质就行了。

看完了信,谢信也开始想念这位义兄来。想着他对自己的感情,那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兄弟之情,一点做作和敷衍都没有。

信封里面除了信件,还有一枚飞钱的凭证。

按照公孙胜信里最后的交代,那是公孙度上半年的学费,也算是他给谢信的一点资助。

只是看着那飞钱上标明的三十金元的数额之后,谢信不由得一番苦笑。

说是学费和资助,这未免也太多了吧?

将这封信放下,谢信又打开了另外一封信看了起来。

当他打开了这封信,才现这并非是一封信,而是一封邀请函。

函的人是位于颍川的颍川书院,由时任祭酒的荀爽出。

值得一说的是,荀爽与谢信的老师李膺是好友,两人的友谊绝对是断金之交的程度。

邀请的原因也挺明确的,就是在洛阳看见谢信著作的三本启蒙读物,仔细查看之后心里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大汉学童启蒙的恩物。

在感慨之余,对著作这三本启蒙读物的作者,荀爽也是非常好奇。得知是好友李膺之弟子,更得知谢信开了一家私塾。

本来荀爽打算亲自前来,但书院事多不易离开,所以还望谢信在包涵之余,前往颍川一趟。一方面想看看谢信,一方面也想和谢信交流一些学术方面的问题。

将信合上,谢信不由得思考起来。

先不说颍川书院闻名已久,且说颍川学风之声,更是人才辈出。

能够和他们交流一番,的确可以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更重要的是,在那里可还有不少没有成年的历史人物。若是有机会,将某个历史人物收入门墙,那可是大笔大笔的经验啊!

一番计较之后,谢信觉得自己有必要过去看看。

趁着寒假还没有过去,谢信觉得自己还是趁早去一趟颍川为好。

而且若是时间充裕,还可以顺利过去洛阳,拜会一下老师李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圣脉 萌宝逼婚:帝国总裁,撩一送二 秦阳萧君婉 聊天大师 赵权韩璐免费全文阅读 雨之吻 我当摸金校尉的那几年 今夜不点灯:暴君,妃不侍寝 重生后嫁给了前任他爹 从天龙开始万法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