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太皇太后大怒(1/2)
对朱厚照,其实太皇太后比张皇后还上心一些!>
事实上,太皇太后已有七八个孙儿,不过除了朱厚照,大多不在京里,譬如安陆王的儿子朱厚熜等等。>
可相较于太皇太后而言,朱厚照的父亲弘治皇帝,乃是自己在仁寿宫亲自抚养大的,意义完全不同,而朱厚照,更是自小便看着!>
在这仁寿宫外头,可能会有人腹诽朱厚照几句,觉得太子殿下有时候不太像样子,可在仁寿宫,这太子殿下的风评却简直堪称是千古好人,谁若是敢说半句不是,大抵是要拖出去喂狗的。>
此时,朱厚照难得乖巧地道:“并不饿,儿臣是来送手抄道经的。”>
一听手抄道经,太皇太后便凤颜大悦,笑着道:“难得你有孝心啊,没有累坏你罢,你呀,平时只要来问安,哀家也就知足了,何须费这个功夫。”>
说着,跟随朱厚照而来的刘瑾将手抄的道经转呈给仁寿宫的大太监王艳。>
王艳四旬上下,大腹便便的样子,身体发了福,他连忙从抄本从刘瑾手中接了过去。>
太皇太后随性地道:“来,给哀家看看。”>
王艳便将抄本敬上,太皇太后接过,如朱厚照对方继藩所说的那样,太皇太后的眼睛有些花,只看到一团模糊的字迹,随即笑了:“这是太子亲自抄写的,哀家心里真是高兴,王艳……”>
“奴婢在。”>
太皇太后道:“读给哀家听听。”>
似乎对于太皇太后而言,太子手抄的道经,总是意义不同,倘若就此束之高阁,总是觉得对不住太子的这番心意。>
王艳自是能够体会,忙又将手抄本接了过去,于是摇头晃脑的,先读起了道德经。>
不过在预备读的时候,他的眼神,显然的恍惚了一下。>
这字迹……是太子殿下的吗?>
不过等他回过神,小心翼翼地看了太子一眼,便见朱厚照朝他龇牙,他打了个寒颤,哪里敢深究下去,便咳嗽一声道:“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字,乃是道家无上的真经,这一番的念下来,朱厚照虽是听得枯燥无比,可太皇太后却是乐在其中。>
太皇太后崇信道学,这是宫中内外都知道的事!>
自成化皇帝开始,由于成化皇帝信道,因而这宫中曾养着不少道人,成化皇帝偏好道家,是取其术,更偏好于炼丹和炼药,而太皇太后耳濡目染之下,却也对此深信不疑,只是……她更偏于经,认为这些大道真经能使自己得到内心的平静。>
待念完了道德经,接着便开始念经注了,王艳只扫视了一眼经注的抬头,又是一愣。>
太皇太后还等着呢,张眸道:“念啊。”>
王艳则又小心翼翼地看了朱厚照一眼。>
朱厚照心里有点恼火,怎么,你还想拆穿本宫请人抄写不成?>
可王艳瞬间,却是额上冷汗淋漓起来,连拿着经注的手都在微微颤抖了。>
太皇太后似乎也察觉到了异样,不容置疑地看着他道:“念!”>
王艳脸带惊色,只好期期艾艾地道:“夫道者,元虚无,混沌自然,二仪从之而生,万有资之而形,不可得而为名,强为之名曰道…”>
听到此处,太皇太后也是同样一愣。>
果然,她也察觉出了问题,不过……她没有做声,可是面色,却极凝重起来。>
她沉默着,而王艳则小心翼翼地抬眸看着太皇太后的神色。>
“继续念下去。”太皇太后道。>
朱厚照却是一脸狐疑的样子,他又不傻,怎么会感受不到这一下子的不同寻常了呢?>
王艳则更加战战兢兢了:“故首章之首,宜以道一字句绝,如经中道冲而用之之章,亦是首揭一道字……”>
太皇太后的脸色,便更加沉重了,她身体甚至微微在颤抖。>
良久,她闭上眼睛,板着脸道:“怎么又不继续念下去了。”>
“奴婢……”王艳慌忙地跪下,哭丧着脸道:“奴婢万死。”>
太皇太后张眸,死死地看着王艳:“这于你何干,你万死什么?”>
“老奴侍奉娘娘二十栽……”王艳魂不附体,期期艾艾地道:“一直陪在娘娘左右读经书,仁寿宫中,网罗了天下的道德经经注,从未听说过此版,这……这是歪曲经义,是离经叛道之说,奴婢竟是念出来,污了娘娘的耳,使娘娘损了道心,奴婢有万死之罪,娘娘恕罪。”>
根本……就没有此版的道经经注?>
朱厚照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难怪方继藩抄经的时候,到了经注这儿,嫌原先那本经注不好,敢情……这经注……是他自己写的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校园艳福王
太虚至尊
小小娇妃养成记
天下第五妖媚
凤吟霜君墨尘
权力巅峰:我老婆是京圈大小姐
清都仙缘
抗战之铁血悍将
可恶这个神太难当了
渣受洗白攻略[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