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碑林探宝 2(2/2)
在是高,我怎么压根就没想到还有这一招。”王捕头一拍自己的脑袋,半拍马屁半真心地在一旁赞叹道。
杜群也不去接王捕头的话,提起狼毫笔按照从右至左的顺序在每一幅画上的右上角题写了从“一”到“七”七个字,好把每一块石碑的顺序标注出来。一边写,他一边向聚集在身边的人群介绍:“从这些拓片能够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一起的情况来看,李密残军在这里树立的这七块石碑绝不能分割开来看,而是一个整体。当年这些石碑上的人像应该是在同一块大石上一气呵成地雕刻而成。雕刻完成以后,再人为地切割开来,打乱顺序,树立在碑林当中。要想破解留下来的秘密,就必须把画上的七个人聚合在一起来看,避免被李密刻意打乱的顺序影响。”
说罢,杜群又开始重新审视眼前这幅人物群像,一边看一边搜肠刮肚地想着李密的瓦岗军里有哪些有名有号的人物能和这七个人对得上号,可是脑子里蹦出来的都是些悍将的名字,和拓片上这些风流倜傥的文士八竿子都打不着。
他又把范围扩大到了隋末乱世各路诸侯的文臣谋士当中去,可想了半天还是不得要领,忍不住站起身焦躁地来回踱步。
那些和尚也盯着地上的人像发呆,可是他们这些人平日里读的都是那几卷佛经,不攻经史,好些个和尚简直和桃花源里的农人差不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对破解这个谜题一点儿忙都帮不上。
王捕头更是彻头彻尾的粗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利索。只有顾居士、小莜、圆性和两位长老皱着眉头帮杜群一块儿琢磨。
“拓片上的这几个人身上穿的都是宽博衣衫,一个个还袒胸露腹的,看装束不像是本朝人,光看打扮倒有点魏晋名士的风采。”&am;顾居士盯着拓片看了一会儿后冷不丁地冒出了这么一句。
顾居士&am;的话就像一道闪电划过了杜群的脑海,一下子照亮了他脑海中的某个角落。顾淳说得不错,杜群也想起来了。家道还未中落的时候,杜群的父亲就藏有一幅《高士图》,图上画的正是几位魏晋名士,小时候的杜群经常望着这幅挂在书房里的画出神。现在回想起来,《高士图》中画着的那些个魏晋名士的穿着装扮和这些拓片上的如出一辙。
“魏晋时期,又是&am;七个人凑在一起……”顾淳还在杜群边上自言自语。
“竹林七贤!”杜群几乎和顾淳同时吐出这四个字。
与顾淳相视一笑之后,杜群才重新审视这七张拓片:“这位身边放着一张琴的肯定就是嵇康嵇中散,据说阮籍擅啸,《世说新语》上就有‘阮步兵啸,闻数百步’的说法,这位一边端着酒樽一边仰着头望天长啸的肯定就是阮籍……”
杜群在国子监混了那么些年也没出仕,平日里的时间都用来翻看一些笔记野史,对竹林七贤的轶事熟悉得很,如数家珍般将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这七个风流倜傥的人物点了出来。
顾居士和两位长老也是胸有文墨的,听得频频点头。
王捕头这样的粗人就什么都不懂了,听杜群说了半天以后仍然如坠云里雾里,根本就没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忍不住在边上道:“什么竹林七咸竹林七淡的,杜公子你就别扯这些有的没的了,赶紧给我们说说宝藏到底在哪里吧!”
杜群被王捕头的话弄得有些尴尬,清了清嗓子道:“李密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地在这些石碑上刻上竹林七贤,我们想要找到宝藏的线索,肯定要从这七位的特点入手。我想了一下,这七个人当中最有可能指代宝藏的就是王戎了。”
本章已完成!
红尘仕途:我和漂亮女领导
乡野大刁民
纨绔子弟
天下政道
离婚后开始掉马甲,前妻哭疯了
美人归
星炀
我在游戏世界的日子
穿书后我成了六个小祖宗的后妈
九转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