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74章 传道于宇国(1/2)

韩孤离担忧的不止是他的年龄。

还有他退隐多年,早已不问世事,他担忧自己在宇国的威望早已下降,不复当初。

虽然他也支持无为而治,但他毕竟多年不出山。

而今一出山便推行许多大,臣百姓反对的国政,他担心力不从心。

而殷明的回答却让他打消了这份担心。

殷明身为文道祖师,在八国内的声望自不用多言。

他肯亲自传道,那是宇国百姓之福,相信宇国百姓感激来不及,断然不会拒绝甚至违抗。

再加上得灵越皇支持,他相信在宇国的传道,定然会十分顺畅。

于是,灵越皇当即邀请殷明于帝都讲道。

殷明点头答应了下来,但也告诉灵越皇,一切道有自身顺道之势,不可违逆,不可阻拦。

灵越皇明白他的意思,当即称是。

十日之后,殷明便于帝都之中最大的一个广场中摆坛讲道,前来听讲之人数之不尽。

整个帝都可谓十室九空。

灵越皇既然支持无为而治,那殷明自是要传下道家道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有为之为废无功,无为之为成遂无穷。”

......

“无为,既是不妄为,不包含人为在其中。”

“无为而治,亦可称之为柔弱不争。”

“柔弱者,生机也,以弱胜强,方能传续不歇。”

“生而为人,谦下,守雌不争,致虚守静,方可寻到本真。”

......

道家的笼统概念,殷明并未做多余的阐述。

因为在他看来,道,本身就是一种虚无所在,道家称之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天地万物均由道生。

与一众百姓讲解其中真道,只怕只会让这些百姓更加迷惑。

所谓由浅入深,殷明此刻与百姓们所讲的,乃是道家修身养性的基本原则。

只有懂得了这些基本原则,再去探寻“道”,才会有根基可以秉持。

如果让这些百姓在毫无根基可立的情况下去沉思“道”,只会适得其反。

对“道”的沉思能够刺激人们对万物本身的理性思考。

而这种理性思考又是一种精神境界,并不能完全体现在实质的物体之上。

所以殷明所言,只能由微入宏,以此来推动百姓们继续往下思考。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任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

......

殷明结合道家,将仁义礼智信也带着阐述了一遍。

而后,一张玉蚕纸出现在殷明的身前。

殷明手提朱笔,开始奋笔疾书。

鲜红大字不断从笔下冒出,一个一个烙印在玉蚕纸之上。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

“其本术以虚无为本,因循为用。”

“无以执,无常行,故能究万物之情。”

......

“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

“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

“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多明也。”

.......

殷明将道家做了一个笼统的概念评述。

亦如佛家一般,要想百姓能够领悟其中深意,非得要先行让他们对其道有一个大概的概念。

玉蚕纸上紫光现,一时穿云世人间。

当殷明落笔之时,玉蚕纸直窜入虚空,散发出无比耀眼的紫色光辉。

城中无论百姓,士兵,商贾,朝臣,亦或者是灵越皇,韩孤离,祝明飞等人,均是抬眼而望。

此刻所有人的脸上均是浮现出一股敬畏之色,怔怔看着那玉蚕纸,心中闪过一个又一个大道文字。

百姓们仔细感悟着这些大道文字,均是静谧。

而灵越皇,凌望鱼,韩孤离感受着这些大道文字,心中却是荡漾起异样的感觉。

便好似见到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其中一切事物在他们心中都显得异常陌生。

他们不断去探索,不断去追寻,脸上满是沉迷之色。

杨子铭与祝明飞两人虽也在感悟心中闪现的大道文字,但却并未如他们一般着迷。

祝明飞看着杨子铭道,“看来,你我皆不在此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重生1979去种田 生活系男神 首席人生体验官 我死遁后,傅少让白月光陪葬了 都市之大仙尊 妃常难缠,王爷请小心 深渊行者 重生最强盾战 裁决执政官 恋上高官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