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七年后(1/2)
王壑反问道:“怎么不关我爹的事?”>
王亨身为左相,在朝,为百官之首脑;在家,为族人之表率,族人犯错,他难逃其责!>
张谨言道:“他弹劾王诏就罢了,攀扯舅舅做什么?难道舅舅跟他有仇?”>
王壑道:“怕是真有仇。”>
这些年,父母得罪人太多了,有些在明面,有些不知藏在哪旮旯,盯着王家,随时准备扑上来。>
张谨言道:“他就不怕舅舅舅母?”>
王壑道:“他还真不怕。眼下别说我爹娘不敢对他怎样,便是别人朝他下手,我爹娘也会出面保他,以防被人说成落井下石、铲除异己。人家都算计好了!”>
张谨言吃惊地张大了嘴。>
王壑自言自语道:“不急。”>
张谨言忙问:“什么不急?”>
王壑避而不答,起身道:“明早咱们就动身。”>
次日一早,他们向净慧方丈告辞,下山后往南而去。>
这次历练,王壑与表弟商量,准备从东南沿海开始,再折往西南边疆,再往西部边疆,再去西北,再到正北,再到东北,绕大靖一圈后,再直下江南。>
如此,环游大靖一圈。>
大靖内部各州:京城那片是他生长的地方,将来要回归;江南和中原一带,他作为最后一个目的地。>
他先去东南和西南,是想查访一件事。>
当年,他母亲以一介知府的身份,扳倒了当朝宰相左端阳,左氏一族被灭九族。当时,左端阳的侄子左秋风在西南雪州任官,左端阳事发前,命孙子左天松投奔其叔。后来,左秋风和左天松等人都被押回京城伏法。>
王壑想查明,左家真没人了吗?>
他不想对左家赶尽杀绝,却绝不会任由敌人在暗处窥视王家,伺机报复父母。——左端阳死有余辜,灭左家九族的,是先帝和一干朝臣,不是他的父母!>
西南边疆,由朱雀王赵寅镇守。>
西部边疆,原由白虎镇守,然白虎侯郑基刚恢复爵位封号十几年,根基尚浅,西疆便由他和忠勇大将军赵子仪共同镇守。同其他两王相比,白虎侯手上并无兵权,但他掌握着大靖最先进的火器制造技术。>
王壑此番去西疆,是冲火器去的。>
然后是西北玄武关,由忠义公方磐镇守;正北边疆,由玄武王张伯远镇守;东北沿海,驻扎着靖海大将军的水师,这些大靖疆域,他都要走到、了解。>
这一圈绕下来,七年过去了。>
这七年中,朝廷人事变换。>
七年来,王亨和梁心铭已被推到大靖朝的风口浪尖,位高权重,却又如履薄冰。>
他们每提议一项政令、每惩治一名贪官或权贵,先帝在时,是立功、被嘉奖;现在却被指责乾纲独断、无视君威。如今大靖上下,都道王相夫妻权倾朝野,他们往前进,是万丈深渊;向后退,亦是万丈深渊。>
王壑察觉父母岌岌可危,立即返程。>
他没有回京,而是奔江南来了。>
江南,原本就是他最后的目的地。>
几年前,嘉兴帝大婚,由太后做主,选了太后娘家侄女为皇后,一并入宫的,还有潘贵人等女。>
这潘贵人乃前面所提到的潘梅林的侄孙女,进宫后十分得宠,先是诞下三皇子,升为妃,后升贵妃。>
梁心铭看不惯她妖媚惑主,又不便出面干涉皇帝后宫事,便巧施手段,令太后申斥了她几次。>
潘贵妃不敢怨太后,便屡次在嘉兴帝面前哭诉,说梁大人仗着帝师的身份欺辱她,她除了太后这个宫内的婆婆,宫外还有一位婆婆,凡事都要受辖制。>
潘家人更视王亨和梁心铭为死敌,其他官员乐不得,正要借潘贵妃之手,压制王相和梁心铭的权势。>
小人趁机进谗言,道是牝鸡司晨,乱了纲常,以至于先帝在壮年时驾崩,各地水旱天灾频频,乃天示警。>
嘉兴帝渐对梁心铭不满。>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潘贵妃受宠,潘家人也得重用——潘梅林前年被调任江南,任江南织造局的织造长官。>
这是个肥得流油的缺。>
潘梅林上任后种种行径,不消细说。>
梁心铭身为左都御史,却一直隐忍不发,与她刚出道时的雷霆手段无法相比。>
人都道,梁大人最会见风使舵、明哲保身。>
看,这就是朝堂倾轧:>
进,是错;退,亦是错!>
王壑此行江南的目标,便是潘贵妃!>
嘉兴七年六月中,湖州、景泰府、霞照县。>
景江码头,这日,骄阳似火,从船上下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九转神魔
晋庭汉裔
打爆玄幻位面
豪门纵宠:帝君的暖心妻
养个竹马当老婆
天南海北心系你
苍血珠
谋女医香
破事精英:从实习生开始
百无禁忌